【推荐阅读】论述我们中国学校教育的发展路在何方

     本文作者: 安徽亳州市 米立海(2012年10月6日)

     我们中国学校的“差生”为何在美国学校却成为天才?   我们中国教师眼里的“差生”为什么在美国教师眼里却成为天才。因为美国教育是扬长式教育,教师的责任是发现学生的长处、潜质,并通过教育使之更长,最终发展为杰出人才,所以在美国没有“差生”,只有各类专长生。从不同的角度看,所有学生都是优秀生。而中国教育是典型的补短式教育,拼命发现学生的短处而无视和压抑学生的长处,并违背教育规律想法设法补短,试图让学生所有科目齐头并进成为全才。其最终结果是让很多学生长处不长,短处更短,逐渐趋于平庸。这或与就是中国教育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根本原因吧!   毛泽东主席是伟大领袖,是举世闻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他的最高文凭却是湖南长沙师范,且还是教师岀身,没有上过军事院校,更没有系统地学过军事理论,他为什么成为伟大的军事家?他领导的小米加步枪为什么能将对方的飞机大炮打得落花流水?将黄埔军校的优秀生打得满地找牙?   毛泽东“用兵如神”的法宝是什么?   其原因正如他所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十六字诀,此乃正如天下第一圣经《易经》所言“一阴一阳谓之道”,这个“道”字讲的是应用之道,宇宙间任何东西,都是阴一阳。譬如讲人,有个男的,一定就有个女的;有高就有低、有长就有短;   只有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才能取得中国战争的胜利。   我们的教育不也是如此吗?   真正的教育是什么?   是胜岀!而真正的胜岀就是扬长避短,用自身的“长”处弥补别人的“短”处,而不是、绝对不是弥补自己的“短”处。   著教育家蔡元培为什么主张教育要“尚自然,展个性”?指的就是教育的胜岀。这种教育的胜岀不是跟《学记》中的“教人各因其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吗?   所以说,对于“扬长补短”的教育要慎之又慎,而对于“扬长避短”的教育要发扬光大。既然如此,那么什么是“扬长补短”的教育?什么才是“扬长避短”的教育呢?   (1)什么是“取长补短”的教育?   “扬长补短”和“扬长避短”这两个成语一直是我们从事教育和人事管理所熟悉的词汇。虽然一字之差但意义迥异,结果更是大不相同。   “取长补短”的意思是“吸取长处来弥补短处”,“取长补短”的教育在于均衡发展、全面发展。既要张扬自己的优势,又要弥补存在的不足。   “扬长补短”与“扬长避短”是两个成语,“扬长避短”的意思是“发扬长处而避开短处”。“扬长补短”和“扬长避短”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一个是“补”,一个是“扬”;一个是侧重于“内”,一个是侧重于“外”。这既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又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借用这两个成语来谈谈学习和教育上的一些问题也很有意思。   学习当然是一个“扬长补短”的过程,从无知到有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从不足到长足。这是大家都可以理解的。但是学习同时也是一个“扬长避短”的过程,这一点就是人们很容易忽视的。如果说“扬长补短”是学习和继承,那么“扬长避短”就是创新和发展。学生之所以超过老师,就在于他们能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学习中创新,在继承中发展。但是,“取长补短”的教育要不得。   中国人的传统习惯通常是不主张“张扬个性”的,注重的是“内省”,也就是一个“补”字。在学习上,侧重于“借鉴”、“模仿”,一味地在别人后面“追赶”,死记硬背别人的东西,缺乏创造,弄不好就像“邯郸学步”一样,别人的步法没学好,倒把自己走路的“优势”和“特长”给丢了。   (2)什么是“扬长避短”的教育?   “扬长避短”则反“木桶长短”教育论而行之,强调教育的扬长,而不刻意补短。   “扬长”就是“张扬”自己的“长处”。   “避短”就是“躲避”自己的“短处”。   “避短”,并不是等同于现行的“辅差”。现在的“扬长”教育,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办法,特长班、实验班、奥班、第二课堂、兴趣小组……层出不穷,也有些成效。但不可忽视的是,一定不能把学生全部给“圈养”了,务必要留给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和足够的可支配的时间。   所以说,这样的教育不是“扬长避短”的教育?为什么?爱因斯坦说:“人的差异产生在业余时间”。   为此,我们不禁要问,现在我们的学校教育是到底“取长补短”教育?还是“扬长避短”教育?   (3)教育,是取长补短?还是要扬长避短   我们现在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一到晚会往往成了沉默的大多数,而学习成绩差的则成了活跃分子。这说明,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势,拿自己的强项和别人的弱势比,沾沾自喜固不足取,拿自己的弱势和别人的强项比自惭形秽也大可不必。   所以说“数理化、外语生、政史地”不论哪一科都不能偏,偏者,考试分数差也!就不能上大学,如此简单而已!   这是中国教育在千军万马共走独木桥的终结,如此简单而已!但是制造岀数千万的厌学的中国式的“差生”和“问题孩子”!   这是中国教育不求异,但求同的结果!每个学生都成才,结果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这个“木桶理论”的应用,它非常适合我们今天的应试教育的理念,但它绝对不是我们所需要的创新教育的理念和创造教育的理念,它只能培养大批的考试人才,却培养不出爱迪生、爱因斯坦、乔不斯等创新天才。   “木桶理论”的教育理念,它不能解释世界一流的发明家、科学家、交流电之父尼古拉.特斯拉的现象:因为他的美术、绘画很不好,身体也不太好;它不能解释毕加索这样一个“人类艺术史上罕见的天才”的现象:因为10多岁,却搞不懂“2+1=?”;它不能解释对英语一窍不通的物理学家益川敏英为能获诺贝尔奖吗?   什么是“木桶理论”?答曰“一只桶的装水量,取决于最差、最短的那块桶板。”此乃“木桶理论”也。   要知道,人呀,人,人是万物之灵,是有血有肉有思有想特高级动物。人,他和她不是木桶,人的知识和思维能力是相乘的关系;而不是象木桶一样只有最短的那块模板决定水桶的装水能力。那样的话,这个世界就要乱套。这二者有着截然不同的内在差异性,我们应该鼓励是用“反木桶理论”来选拔人才,每个人都能找到他的劣势、短处,每个人都能够让他失败,你相信吗?肯定会相信;每个人都能找到他的优势、长处,每个人都能够成功,你能相信吗?你一定会相信.人是木桶的主人,木桶只是主人劳动的工具,试问?学生又是谁的工具呢?木桶装的是什么水?死水,这是谁都知道最弱智的问题,却左右着我们的思维,束缚着我们的手脚,学生“装”的知识是否也是不变的知识呢?所以,我们用如此简单的“木桶理论”来解释复杂的教育问题,实在有开国际玩笑。   那么,教育,是要全面发展?还是要扬长避短?  (4)教育,是要全面发展?还是要扬长避短?   人人都有长处,所以人人都能大成。   不仅如此,人人都能重新塑造自己,连短处也可以变为长处。这进一步说明人皆可为大成者。   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我们一直教育孩子要扬长补短,教育,是要全面发展?还是要扬长避短?我们先看下面的例子——   毛泽东在师范学校就读的日子里,一直我行我素,把学习重点放在他所擅长的文、史、哲等哲学社会科学方面,而对自然科学和其他课程,则无心学习。有的课他根本不去上,更不顾及考试成绩。例如,一次在图画考试中,他画了一个圈就算了事,一次数学考试,干脆交白卷。   比尔?盖茨上学时,在他喜欢的课程上狠下工夫,学得非常棒;遇到他不喜欢的课程,他就不下工夫,甚至在课堂上睡觉。比尔把自己的精力与工夫都用在了刀刃上:他所喜欢的数学与计算机。   然而,现行教育却与天才成长的法则对着干,不仅不能助人扬长,反而阻碍人们扬长。学校教育的最大弊端正是强调整齐划一,像工厂生产产品一样,不管每个人的条件怎样,都按照统一的规格,学统一的内容,“制作”一模一样的产品。   袁隆平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技成就奖获得者,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曾经说“我喜欢外语、地理、化学,最不喜欢的是数学。因为小学在学正负数的时候,我搞不懂为什么负负相乘就得正,就去问老师。老师说,‘你记着就是’;学几何对一个定理有异议,去问,还是一样回答。我因此得出结论,数学不讲道理,于是不再理会,学数学兴趣一直不大,成绩不好。可见教师的一句话有多重要!”我读书时的特点是太随意,感兴趣的就读,不感兴趣的就不读。读书时我特别好动,不是标准的好学生。一直到大学,同学对给我写鉴定还要笑我:“爱好:自由,特长:散漫”。(文中部分内容引自 袁隆平教授的百度百科)   倘若让袁隆平院士研究数学,他能够有今天的成吗?再如,让毛泽东在长沙师范补习绘画、补习英语、数学,因为作为师范生,这些基本的课程,你不及格,我不能让你毕业,中国革命何时才能胜利?让成绩倒数第一的物理学泰斗、诺贝尔奖获得者小柴昌俊去补英语、去补习其它不及格的学科,他能成功吗?他只能成为老师眼中所谓的“差生”。   所以说,“智育全面发展”是害死人的教育,只有转变教育理念,实施差异教育,才能够让每一个人都能成功!   常言说“一招鲜,吃遍天下”“样样通,样样松”,教育就要重点突破,就要扬长避短、扬长带短,不能扬长补短、更不抑强(长)扶弱(短),这是教育的规律。谁与其争锋,只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中国教育的根本症结在于教育“全面发展”,在于通识教育、全能教育和全才教育,这一错误的指导思想。可是从辨证的观点说:同等条件下,面越广、越全则深度越浅;当然也可以说:全面发展也就是全不发展,万能人也就是万不能人。   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千一发而动全身,从大的方面来讲:关系着民族的兴衰和国家的富强;从小的方面来说:关系着家庭的和谐和个人的幸福。所以在制定教育计划、教学内容以及实施教学任务时,应当将教学“目的、类型、环境、阶段与内容”放到一起来计划全面考虑的“全面发展”。   一说道“全面发展”,是否“各方面都要平均发展”?“全面发展不等于各方面的平均发展”,那么,就是说在德、智、体、美中的某一方面可以弱一点,请问弱谁?弱多少呢?显然在具体教学中很难操作。况且“全面发展”的本意就是要在各方面都加强,并能和谐发展。在这样的目标下,人们渴望着这种理想人才的出现,它很难不让教育工作者动容和为之努力。   全面发展不是指每个学生各方面的平均发展,也不是指每个学生个体的平均发展。而是“德、智、体、劳”全面发展的教育。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是中国当今教育的指导思想。教育体制、教学目标、课程安排等等都是围绕这个中心思想展开的。   可是,如今,我们的学校开设的课程太多、作业太多。   是谁提出要这样“智育全面发展”的?   我想,毛泽东主席是不可能这样认为的,相反,他老人家生前是反对“智育全面发展”,他只是讲“德、智、体”全面发展,把“德育”放在第一位,而将“智育”放在第二位,他并没有讲“智育”的全面发展,他反而认为“课程就是多,害死人。”“现在学校课程太多,对学生压力太大。讲授不甚得法。考试方法以学生为敌人,举行突然袭击这三项都是不利于培养青年们德、智、体诸方面生动地主动地得到发展。”“青年人就是要多玩点,要多娱乐一点,要蹦蹦跳跳。不然他们就不高兴。”   所以说,教育的“智育全面发展”是一个伪概念,悉知“十个手指有长短,人各有志”。为什么要强人所难呢?就拿我们老师来说,也各有所长,有的长语文、数学,但也不懂英语,不长体育、音乐、画画,难道也说语文、数学老师是“差老师”吗?   《毛泽东自传》各种板本我都买过、并认真的拜读过,并为此写下了5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   毛泽东出身农家,但他从小便显示出与一般农家孩子不同的个性特征。正是这些特别之处,使毛泽东走出一条独特的人生之路。毛泽东一生兴趣广泛,但最大的兴趣却是读书。并说道“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博览群书,成为毛泽东经纶天下的重要条件。第一,他不甘束缚,勇于反抗。第二,他勤学多思,博古通今。第三,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曾经看过(《毛泽东论教育革命》人民出版社1967年12月出版)毛泽东关于中国教育改革的有关讲话,为了尽快解放更多的学生和所谓的“差生”,必须尽快恢复毛泽东时代的教育方针,现简短摘取如下部分内容,供参阅:   【现在课程多,害死人,使中小学生、大学生天天处于紧张状态。课程可以砍掉一半。学生成天看书,并不好,可以参加一些生产劳动和必要的社会劳动。现在的考试,用对付敌人的办法,搞突然袭击,出一些怪题、偏题,整学生。这是一种考八股文的办法,我不赞成,要完全改变。我主张题目公开,由学生研究、看书去做。例如,出二十个题,学生能答出十题,答得好,其中有的答得很好,有创见,可以打一百分;二十题都答了,也对,但是平平淡淡,没有创见的,给五十分、六十分。考试可以交头接耳,无非自己不懂,问了别人懂了。懂了就有收获,为什么要死记硬背呢?人家做了,我抄一遍也好。可以试试点。旧教学制度摧残人材,摧残青年,我很不赞成。   孔夫子出身没落奴隶主贵族,也没有上过什么中学、大学,开始的职业是替人办丧事,大约是个吹鼓手。人家死了人,他去吹吹打打。他会弹琴、射箭、架车子,也了解一些群众情况。开头作过小官,管理粮草和管理牛羊畜牧。后来他在鲁国当了大官,群众的事就听到了。他后来办私塾,反对学生从事劳动。   你们的教学就是灌,天天上课,有那么多可讲的?教员应该把讲稿印发给你们。怕什么?应该让学生自己去研究讲稿。讲稿还对学生保密?到了讲堂才让学生抄,把学生束缚死了。大学生,尤其是高年级,主要是自己研究问题,讲那么多干什么?教改的问题,主要是教员问题。教员就那么点本事,离开讲稿什么也不行。为什么不把讲稿发给你们,与你们一起研究问题?高年级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员能答百分之五十,其它的说不知道,和学生一起商量,这就是不错了。不要装着样子去吓唬人。学生负担太重,影响健康,学了也无用。建议从一切活动总量中,砍掉三分之一。请邀学校师生代表,讨论几次,决定实行。如何请酌。   现在这种教育制度,我很怀疑。从小学到大学,一共十六、七年,20多年看不见稻、菽、麦、黍、稷,看不见工人怎样做工,看不见农民怎样种田,看不见商品是怎么交换的,身体也搞坏了,真是害死人。   现在的哲学家搞不了哲学,文学家写不了小说,历史学家搞不了历史,要搞就是帝王将相。要改造文科大学,要学生下去搞工业、农业、商业。至于工科、理科,情况不同,他们有实习工厂,有实验室,在实习工厂做工,在实验室做实验,但也要接触社会实际。】(文中部分内容引自1964年2月13日,毛泽东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教育工作座谈会。)   现在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如果只注意改正一个人的缺点,而不重视发挥它的优点,力求科科平均,没有“拉后腿”科目,这是“面面俱到式”的教育,是对“全面发展”理解和实践的一种误解。这种教育生产线下,造就的必然多是一个个平常或平庸的人。“全面发展”并非齐头并进,平均用劲,同速前进,整齐划一。   这正如我们的一只“全面发展”的手掌,手指必是长短不一,这是一只健全的有完整功能的手。如果一只手掌五指等长,似刀砍过一般,倒难有完整功能。就群体的发展而言,全面发展应该是创设一种营造百花齐放、各领风骚的环境,通过扬优避劣、扬长避短、以长避短、以长克短,培养各方人才。   毛泽东喜爱文史厌恶数学和美术,最后成为了一代文学家、军事家、革命家、理论家。他们顺其自然,扬长避短,最终走了一条自强的捷径。很难以想象,如果强迫郑渊洁必须补习数学、让陈景润老死在中学教师的职位上、要求毛泽东必须花大量的时间以求得数学、美术课的高分,那么他们怎能会有如此成就!长处、短处并不是一个人的优点、缺点等人格上、态度上的东西,而是指天赋上的,与生俱来的擅长或不擅长的东西。   今天的教育,并不是“智育”的全面发展,而是“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更是“智育”的扬长避短。   今天,我国千百万学生都读着一样的课文、做着一样的习题,一样的实验、写作文是一样的格式,这岂不是新的“八股文”试题吗?这样做,怎么可能帮助人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怎么能帮助学生们扬长避短?怎么能帮助学生们发挥优势?教育中如何帮助学生们“扬长避短”?   (5)教育中如何帮助学生“扬长避短”?   事实上,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天赋特长,因材教育才能事半功倍;不因材只能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我们应当把因材施教的大法则推广到方方面面,要因材为学、因材大成。   成为天才的根本关键在于扬长,而人人都有所长,如果人人都能够扬长,那么人人都能成为天才。这令我们想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精髓——“因材施教”。   西方教育家杜威也有句名言“教育的任务在于发现个人的特长,并且训练他尽量发展他们的特长,因为这种发展才能和谐的满足社会的需要。”这恐怕是西方的“无为而治”、无为而教的观点吧。而我们现在的教育仅仅依靠一个统一的“分”来衡量,就把他们的天性抹杀在一个有分构成的狭小的框架之内,并在最终把一些很有特点的人排除在人才之列,这是教育吗?    教育中如何帮助学生们“扬长避短”?   A.布兰森患有阅读障碍证的“差生”为何成为总裁?   英国维珍集团是-家英国最大的私人企业,其年收入超过50亿美元。布兰森是这个公司的董事长兼总裁。在一次英国市民民意测验中,他被评选为“英国最聪明的人”。   有谁能想过:布兰森位最聪明的人,连中学都没有毕业,为什么?成绩太差。{nextpage}   是-个患有阅读障碍证的“差生”总裁!   学校对于布兰森来说,那简直就是生活的中一场场可怕的恶梦。由于考试成绩太差、非常的糟糕,他不仅是同学取笑的对象,而且更加可怕的是老师要求他当着同学的面背诵课文,他的诵读困难能够让同学哭得前府后仰,而此刻他的内心却是最痛苦的。更要命的是,布兰森对于数字这个玩意,那是天生的敏感——迟钝,无论如何也不能将基本的算术题作好,这点布兰森有些像毕加索,天生的没有数学细胞。   布兰森,一个被老师认为智商低下、同学嘲笑学习成绩不好的“差生”,却有着竟人的“商业头脑”。有-次,父母送给他一个电动玩具,不到几分钟他就把小伙车装了一篇,这一下火车可以开得更快了。布兰森规定:如果想观看他的火车表演,每个朋友都必须向他支付2块巧克力饼的“门票”。   布兰森,凭此“本事”,让小伙伴们看几次火车表演,10多天都有吃不完的饼干。   布兰森,凭此“本事”,绕开上帝设置给“最聪明人”最大的障碍,克服重困难,成为英国最大的私人企业总裁,成为英国真正的最聪明的人。   布兰森,这样的“差生”,-旦发现自己的——“聪明点”后,根据自己的特长、优势,扬其长避其短,却能在企业界变成英国“最聪明的人”。   布兰森,能够成为英国最聪明的人,破译了“差生”为什么能够成功的第一个核心密码:兴趣引导——发展优势,扬长避短。   一个人在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面前,他就是-个十足的笨蛋;在他感兴趣的事情面前无论其智商的高与低,他会高兴地、快乐地、拼命地并通过自己坚强不屈、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坚忍不拔努力成为这个行业的状元——成为最聪明的人。   在生活中,作为父母、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一班学生,同时学一样东西,有的很快记住所学的内容、学的非常高兴;有的却记不住、并且学的也很痛苦、有的干脆半途而废,不在学了,于是有的孩子便开始了逃学、厌学、辍学。孩子岀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大人提供了一个信息:没兴趣。对于这个问题,古代教育家程颐说得好“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现代科研究已证明,兴趣是打造智商的温度计、打造成功的催化剂。   现实中,我们听到的多父母这样的声音,自已家的孩子笨,不如邻居家的孩子聪明父母们的判断依据是孩子的分数。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在老师、父母的眼就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而正是这种错误的判断往往会扼杀一个孩子在某些方面的天。因为孩子的聪明会表现在不同的方便。   B.“差生”丁俊晖凭什么成为台球神童?   丁後晖,18岁就能够在中国斯诺克台球公赛上夺冠,由于小时候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成绩很“差”,但他对打台球却有着很高的天赋。一次偶然的机会,喜欢打台球的父亲发了儿子的聪明点,一家人背井离乡去陪儿子练球。丁俊晖的父亲丁文钓抓住儿子在台球方面的兴趣点、聪明点,让儿子通过奋力拼搏,一不留神儿子成为台球领域界的“神童”。我们知道丁俊辉初-就辍学了,试想,如果丁父让儿子继续上学,哪么还能有今天的神童丁俊晖吗?恐怕没有,只怕学校又多了一个“差生”丁俊晖。让儿子辍学专练台球,这-点是有气魄、有胆识的,普天之下,有几个家长敢为之?不过丁父说了-段值得天下所有父母深思的话“我认为孩子都有着不同方面的聪明,这给所有家长多提供了一个选择的方向,不能刻意地追求文化的学习,否则画虎不成反类犬。”   国际斯诺克协会评价丁俊晖,是中国这样的国家300年才会出现一个的人才。他坦言,“当初没有一个学校肯要我,读书有什么用?” 然而丁俊晖如果在我们的校园里,这个特长并无法让他增加分数,无法让他顺利毕业。   丁文钓先生说的多好,他-针见血地指出了目前中国教育的软肋——我国目前的教育正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丁俊晖的成功,是人类的智慧、能力多元化最好的、强有力的解释。实际上,加德纳的“智力多元论”与我国的一句格言“360行,行行岀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句格言相信每个人都知道,可怕的是,在教育自已孩子时,是忘却了?还是另有隐情?   布兰森、丁俊晖的成功给千万个家长提供了一个什么样的信息?在教育自己旳子女时,不要走一棵树上吊死人的应试之路,要根据自已子女的聪明点,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在徳、智、全面发展的同时,走特色之路,力争成为某行业的状元。   布兰森今天的成功,说明在某方面的“差生”,-旦发现自己某方面的——“聪明点”后,根据自己的特长、优势,扬其长避其短,就能在某个领域变成“最聪明的人”。    假如这家的父母,抱着虚荣心,盲目与别人攀比,或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补偿心理”,一定要儿子去念书,一定要儿子金榜提名;或是盲目按照同一个规格去培养、塑造儿子,恐怕其中有的儿子就会在将来的生活中,学习不到生活的能力。这样,不但孩子痛苦,父母“期望”的目标没有实现,也会非常痛苦。   C.“差生”郑渊洁是怎样成为“童话大王”?   安徒生是享誉世界的童话大师,最初写诗歌,没有成功,改写戏剧,也没有成功,再写小说,也没有成功,他尝试写游记,仍然没有什么成就,直到后来改写童话,才一炮打响,大受欢迎。   郑渊洁号称“童话大王”,可童年的时候却是个“差生”。  老师因他调皮捣蛋,训斥说:“郑渊洁呀郑渊洁,咱们这个班里,将来最没出息的就是你!”郑渊洁心里不服气:我作文好,我有想象力,怎么会没出息呢?果然,郑渊洁由于想象力丰富,又酷爱文学,从未上过大学的郑渊洁,成为当代极具影响力的童话作家之一。郑渊洁毫无隐瞒地道出了自己成功的秘诀。找到了自己的“最佳才能区”。   郑渊洁的今日的成就与安徒生当成情况是完全一样的。   所以说,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寻觅自己的“聪明点”,找到自己的长处,并加以经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最佳才能区、“聪明点”,这是上帝赋予每个人的特殊能力,是任何人代替不了的。   (6)学校教育的“扬长避短”,是教育必走之路!   看了上面这些例子,我们是不是需要进一步的反思?   因此在学校教育中要因材制宜,不能强求一律,科学的处理好以材施教的关系,至于是扬长补短还是扬长避短,还是扬长容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什么样的教育才是真正成功的教育呢?从对中外成功人士的分析中,我们看到他们成功的一个共同特点,一定是扬长避短。这就启示我们:实施扬长避短的教育,才有利于培养的人才能够获得成功。也可以这样说,扬长避短的教育,是倡导“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重在学生主动发展”的教育,实施“扬长避短的教育,重在张扬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加德纳有一句名言:“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形式。”   “扬长避短、尊重个性”,“念人之善、扬人之长,量人之难、帮人之过;用人之长、避人之短,人尽其用、各尽所能。”   我们的学校教育要通过“以长促长、以长带短、以长促全”的教育方法,培养在某一方面具有突出优势、人格较为健全的民众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模式、教育体制等方面作为教育的核心力量去发扬光大。我们的学校教育要充分发现、尊重、发扬每个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因势利导,让学生在“扬长”中走向成才、成功之路。从习惯观念上说,“扬长避短”是作为“取长补短”的反拨提出的。与其“补短”,不如“扬长”,使长短各依乎自然之理而尽情发挥各自的作用,有道是:“鹤颈虽长,断之则悲;凫胚虽短,续之则忧。”   所以说,我们的学校教育要“扬长避短”走之路!   我们学校教育者的任务,就是要善于发现教育对象的优势——“长处”,并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发展并张扬这种优势,为学生将来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扬长”使人充满自信,让人各尽其才,觉得生活阳光灿烂无限美好。扬长使人重新找回自信,放出耀眼的光芒。   “扬长”可以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幸福感;“扬长”可以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的自由感;“扬长”才能真正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越。   当年,毛泽东、钱钟书、吴晗、罗家伦均有数学只考了十几分的短处,但独具慧眼的湖南第一师范、清华园偏偏看中了他们国学功底深厚的长处,破格录取了他们!后来,他们也不负厚望,将自己的特长发挥到极致,成为一代领袖和学术大师。   “扬长”才能真正调动起学生的创造积极性,才可以造就出新一代的毛泽东、钱钟书、吴晗、罗家伦。   可是,现在我们的教育为什么不扬长避短呢?非常可怕的现实是:我们的教育不是在“扬人之长、隐人之短”的教育,而是“取长补短、隐长责短”的教育,对学生的“长”不去挖掘不去培养不去发扬光大,对学生的“短”抓住不放总想让它和别人的一样长。这种“责短”式的教育将毁灭了我们学生的自信心,摧毁了我们学生的自尊心,让我们的学生自暴自弃、逃学厌学,让我们的学生觉得学习犹下地狱般痛苦、难受;这样教育的结果将制造众多的这样那样的教育问题:孩子你为什么这么笨?你为什么老走神?你为什么不想学?这样教育的结果将是“竭泽而渔”式的疯狂“捕鱼”的教育!   如此,我们不禁又要问,我们的教育到底是“捕鱼”的教育?还是“养鱼”的教育?     6.是“捕鱼”的教育?还是“养鱼”的教育?   什么是“竭泽而渔”?那就是“使河流干涸而捕鱼”,如此以来第二年就没有鱼了。(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卷十四·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   现代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毫不客气地说就是“竭泽而渔”式的教育!为什么?我们看:   (1)什么是“捕鱼”的教育?   教育的方法大至有三种:一种是“鱼”的教育,另一种是“术”的教育,再一个就是“道”的教育。为什么?   我们今天还是先看一个老掉牙的老故事再说——   很久以前有个渔人,他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人尊称为“渔王”。然而“渔王”年老的时候却非常苦恼,为什么?因为他的三个儿子的渔技非常的平庸。   于是经常向人诉说心中的苦恼:“我真不明白,我捕鱼的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们为什么这么差?我从他们懂事起就传授捕鱼技术给他们,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告诉他们怎样织网最容易捕捉到鱼,怎样划船最不会惊动鱼,怎样下网最容易请鱼入瓮。他们长大了,我又教他们怎样识潮汐,辨鱼汛……。凡是我长年辛辛苦苦总结出来的经验,我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竟然赶不上技术比我差的渔民的儿子!”   一路人听了他诉说后便问:“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们吗?”   “是的,为了让他们得到一流的捕鱼技术,我教得很仔细很耐心。”   “他们一直跟随着你吗?”路人又问。   “是的,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我一直让他们跟着我学。”   “这样说来,你的错误就很明显了。你只传授给了他们技术,却没传授给他们教训,对于才能来说,没有教训与没有经验一样,都不能使人成大器!”路人又说。   路人说的好,对于才能来说,没有教训与没有经验一样,都不能使人成大器!所以,请不要干预孩子走自己的路,请不要害怕孩子在走自己的路时会犯错。孩子犯错,不正是在总结积累教训吗?不也正是在犯错的过程中,学会了如何用自己的智慧在以后规避同样的问题吗?   说到学生教育方面,这个故事也是很有启发的,当我们教育孩子时,有些父母、老师恨不得像这个“捕渔大王”一样,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都对学生“填鸭式”的倾囊传授教育。   为此,有人形容我们现在中国的中小学教育是“四鸭式”教育:赶鸭(上架)、填鸭(灌输)、烤(考)鸭、板(死)鸭。“四鸭式”这样的教育恰恰由于过分注重“知识、理论”灌输而忽视实践的应用的教育,最后导致我们的学生“讨厌学校、厌恶学习”,这样的教育就是“竭泽而渔”式的“捕鱼”教育?   (2)什么是“养鱼”的教育?   我们知道教育当然不是养鱼,不过话说回来了,教育某方面与养鱼有些相似之处。曾记得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是这样说的:“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此即为著名的“从游论”。   “从游论”是现代著名教育家梅贻琦先生提出的教育理念。   现在我们学校里的教育之“水”在哪里?   是“水清”?还是“水浑”?   现在我们学校里的教育之“水”不是单一的“水清”、“水浑”的问题,而是全方位当成“水太清”、“水太浑”!   在中国有一句老话说的是:“水太清不能养鱼”。这句话虽说听了40多年,但是却不明白其中真实的含义。这些年来,通过对朋友养鱼的接触和观察,方明白其中的含义,也就明白了另半句话:“水太混则养死鱼”。为什么?   “水太混”,则缺氧,鱼不能生存自然就死,而且死的很惨,肚皮泛白,浮在水面一大片,特别碰到雷雨天,一片片的死去。   世界上一理通则百理通,由“养鱼”想到当前的中国的教育,在教育中也有“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处处要求过高往往使人束手束脚不能自由发展,人太察则无智,译成现在的话就是:人太精明太苛察了,就没有了智慧。此乃“养鱼先养水”是也!   二是“养鱼”要根据池塘的大小,多了会因缺氧而死。同样的道理受教育者也不宜过多,过多则教者精力不济,不免疏漏;传授的知识也宜过多,多则不化,反为不美。   事实上,“养鱼”需要的池塘犹如父母和老师的胸怀和气度;养鱼需要的水质,犹如父母和老师的的学识和品德。而在中国的现代教育中有一种“纯水”式养鱼。谁都知道鱼是活在水里的,从这种情况下不难看出,纯净水表面上是水,好像也满足了鱼的生活环境,其实际上是贫饥之水,是杀鱼水。但如果用纯净水养鱼,那鱼也绝活不好,有很大的可能是活不了。   其实,我们中国的当代教育就是纯净水式的“养鱼”教育,学校“养鱼”之“水”,早已经被中国式的“高考天问”抽尽;师生关系在教育“市场化”的浪潮下业已形成“沙漠化”;老校长梅贻琦先生的:“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早已荡然无存,这就是现在中国式的“养鱼”的教育!   (3)教育者如何将真正的“养鱼”技术授给学生?   教育的方法大至有三种:一种是“渔”的教育,另一种是“术”的教育,再一个就是“道”的教育。   古老的中国有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谚语,说的是给人鱼,不如给人捕鱼的方法。这个道理谁都知道,但是,要是到了具体的使用、运用起来,那可真是“说着容易,做着难”,可以说有时比登天都难。为什么?   这个“授人以鱼”的“鱼”,指的是知识;“渔”意即打鱼的方法,指的是获取知识的能力,用时髦的词来说,就是我们现在的提倡的“素质教育”。言外之意,给人鱼不如教会他捕捞鱼的本事、技术,那么,我们的学生一辈子餐桌上能“食有鱼”。   “鱼”呀“渔”呀、“知识”呀“能力”呀,让我们如何得到寻觅的“渔”的“道”的教育?   A.什么是“渔”的教育?   “渔”就是“给”鱼的教育,“渔”就是打鱼的方法、本事,教育上则是指的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现在教育上“渔”的方法就是填鸭式的嚼烂喂、满堂灌中的死记硬背,理解五八,不理解四十,你只要会背、会填空、能拿高分、岀成绩、提高升学率,其它的统统靠边站,一切与我无关。   B.什么是“术”的教育?   就是“捕”鱼的教育,学习如“抓”鱼、如“捕”鱼,现成的,看谁本事大,“抓”的鱼多、“捕”鱼大,谁就是老大。“术”是手段、是方法,是具体的解决每一件事的技巧,这则是浅层次的东西,可操作性强,其操作要领往往被指令化,便于记忆和理解。   术的教育,“渔”的意思是“教会了人捕鱼的方法”。   C.什么是“道”的教育?   “道”的教育就是真正“养鱼”的教育,养鱼是要付岀努力的,所谓道的“渔”那就是“教会了人养鱼的方法”的教育。   如果将“学习比作捕鱼,思考比作养鱼”的话。那么,学习中的“捕鱼”则快,思考中的“养鱼”则慢;因为“捕鱼”是现成的,不需要等待,付出少而收获多;“养鱼”是艰难的,需要把鱼从无变有,从小变大,特别是需要长期等待,没有毅力坚持到最后,没有收获。如果以收获论胜负,捕鱼肯定大胜养鱼;但是,现成的“鱼” 捕完后,捕鱼的人就没有办法再得到“鱼”了,而养鱼的人永远可以创造新的“鱼”出来。   中国现在的教育制度是以学为主,进行的是捕鱼教育,讲究收获快,越快越好,当天付出当天就有收获;从表面上看,这样的教育制度是效率最高的教育,但是,最后得到的结果是培养出来的人才都是懂道理的人才,却没有得“道”的学生。   庄子说:“盗亦有道”。   如此说来,教育不能“无道”,我们的教育并不是“无道”,并不缺教育部理念——   “一年树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万年立道”,这句话的意思是:种植一次而有—次的收获,这是谷物;培植一次而有十次的收获,这是果木,培育一次而有百次的收获,这是人才,而道是永恒的。这是教育中必须解决的一个最根本的问题。   一个人没有了“道”、失去了“道”,他能走远吗?   所以说,我们的教育必须尽快得“道”!得什么“道”呢?{nextpage}   D.让学生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养鱼”之道。   现在教育界有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技术,但是这些方法和技术对解决当前的教育问题并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需要从源头上抓起,“养鱼养水,养人养心”,回归到教育的本质上去,用心灵去感应学生的心灵,唤醒学生人性的光辉,教育就是“心”的教育,教育就是教“心”。   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上讲的过多,而学生说的却不多,更不要说自学了。有些学生在长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下,自身的自学能力早已经叫“题海”被埋没、被淹死。对此,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养渔。”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太平洋的一个叫马尔代夫的岛国广为流传的一句谚语中得到答案:“Give me a fish and I wil eat today. Teach me to fish and I wil eat for a lifetime(给我一条鱼,今天就吃完;教我钓鱼,受益终身)”。给我一条鱼,可以养活我一天;教我养鱼,可以养活我一生。马尔代夫人的这句谚语,不正是我们教师津津乐道的另外一句中国谚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点惊人的相似之处吗?   岂止是相似,而是我们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的“渔”即有“捕鱼”的方法,又有“养鱼”的技术。   可怜的是,我们只学会点“捕鱼”的方法,便大鱼特鱼,竭泽而渔,看谁渔的鱼多,从不谈什么“放水养鱼”的方法。于是乎,“渔多鱼”的教育者,便开始大书特书,传经送宝,让更多的想吃“鱼”的人,加入大鱼特鱼的大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西方国家赞美中国的这个古谚哲理性非常深刻。我们民族这一深刻的教育哲学思想,却被人“中”为“洋”用了。所不同的是,我们要的是“捕鱼的方法”,人家寻觅的是“养鱼的技术”。可见,我们的教育名言是否也应该改一改,成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即要授人以渔,还要教人养鱼,岂不美哉!   是的,“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如果教会人“养鱼”的方法,除了自己受之终生之外,还能传授给他人甚至后辈,这不正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吗?   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教育方法很重要,我们如果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方法,并由此让他们获得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比灌输学生现成的知识更有价值。更加重要的是,“渔”的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并在未来带给孩子更多的“鱼”。才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宰者的真正解决之道。让学生由“要我学”、“我要学”变成“我会学”、“轻松学”。   可是,现在我们的教育不是让我们的学生“我要学”的教育,而是“逼着”我们的学生去“学习”的教育,如此以来,我们人为地制造了数千万“差生”学生、“厌学”学生,并在千军万马共走的“独木桥”上创造举世无双的“复读教育学”! 说起高考复读,尤以是公办学校的高考复读,国家年年规定明年不准招收高三复读学生,至于国家为什么规定公办学校不准办复读班,谁都知道其中的原因:一块儿有利于普及高中教育,让更多的学生接受高中教育;另一方面更大限度的利用教育资源;再就是让高职高专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性人才、有利于人才的真正发掘选拔。   但是,为何禁止总要等到明年?   可是,能禁止着吗?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中国,只要有“孔方兄”撑腰,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岀来。并创造岀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中国式“复读教育学”、中国式“复读教育经济学”。   何谓“复读教育学”?   我们看——    复读吧!没有复读人生是不美好的一生!   复读吧!没有复读人生是不完整的一生!   复读吧!没有复读人生是残缺的一生!   复读吧!不复读一生白活!   复读吧!不复读不如死去!   复读,改写出全新人生风景!   复读,其实,对于学生本人来说是正常不过的,是公民的权力,任何人无可厚非,可是,现在中国式的复读,却与众不同,大部分并非学生的自愿行为,我们光听那复读的带有广告性质的标语,就知道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并非“不为外人道也”,为什么?我们往下看——   “我们一般只收260分以上的!”这是家长钱老板在咨询一家高复读学校时得到的答复,随后工作人员给他一张高复读班“分控线”。   500分以上:免费复读,特优者另有奖学金;   500分:本科线1000元左右;   450-499分:是2500-1000元;   350-449分:是3500-2000元;   260-349分:是5000-4000元;   低于260分,原则上不收,还是找别的学校,特殊情况下不会少于10000元。   你看那复读的分数“线”就是本着“钱”来的,这是秃子头上爬虫——明摆着。   我们的学生在如火的青春里,在“复读教育学”的世界里,如痴如醉地“燃烧”;我们的学生在如水的年华,在“复读教育学”的海洋里,日日夜夜地“游泳”;我们的学生在如花的季节,在“复读教育学”的王国里,朝朝暮暮地“拼搏”。   现在的高考复读在“高升学率”、“高上线率”的“政绩”旗帜的“教育”下,超越重重障碍,拼命向“钱”冲,这并非危言耸听,且听校长的原话“对现在的教育,我有一肚子的话要说,但是你得保证不在报纸上暴露我的名字。”“我们的学生和老师就是‘死拼’,但是,这样拼的结果培养出来的不是人才而是废才。”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办成了两层皮:教书是真、育人是假。   有些校长戏称自己已经“人格分裂”了:会上头头是道地讲素质教育,会下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升学率最高的学校。“别人说我们培养出来的孩子高分低能、没有后劲,这些我们都知道,但是我们的精力也就这么多,确实顾不过来。”河北的一位校长无奈地说。(《中国青年报》2005年2月18日)   我们的学生如痴如醉地“燃烧”的是自己的、他人的“命”;我们的学生日日夜夜地“游泳”的是在书本上“游”,能真正的“下江河”吗?我们的学生朝朝暮暮地“拼搏”的结果却是家庭中的“啃老族”式的教育。   教育呀,教育呀,中国式的教育,为什么不让我们的学生在“江河”中实实在在的“游泳”,为何非要在“课本上、习题上、考试上”让我们的学生学习“游泳”呢?   我们中国式的教育之所以能走到今天,与中国教育传统原则上有着极大的关系,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毛泽东主任在1920年6月7日写给黎锦熙的信中说中看出:“我一生恨极了学校,所以我决定不再入学校,自由研究,只要有规律,有方法,未必全不可能。”从此,毛泽东结束了他的学生生活。随即进行了组织新民学会、组织勤工俭学等等活动,开始了他投身革命洪流的新阶段。      从毛泽东在学生时代的这些事迹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很早就是一个有抱负、有理想、有胆识的人,他不仅是一个特别用功、好学深思的学生,更重要的是,他如此关心着国家和人民的前途命运,不断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和道路。所有这些,都是值得今天青年一代学习的。   毛泽东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昔日虽然数学成绩全校倒数第一,但是他的“会当击水三千里,自信人生二百年”的豪言壮语是来自于他的真真正正“下江河”教育:   半耕半读式的“耕作”教育;   列兵式的“从戎”教育;   乞讨式的读“无字书”教育;   退学自修式的“图书馆”教育;   在学校的学生式的“志愿军”教育;   如此教育他定能“击水三千里、自信二百年”。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是最好的说明吗?   学习,就是为了应用,孔子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意思是诗读得很多,很熟,让他从政,却不会办事,让他出国办外交,又不会独立地从事谈判,虽然读得多,又有什么用呢?从《论语》中的记载来看,其中很多人都有专长,通过学习都能出仕为官,并能把学过的东西,用于治理国家,而且很有能力,这都说明孔子学以致用的教育是有成效的。   关于“学以致用”的实践这个问题,《北京日报》2012年9月4日以“巴勒斯坦15岁少女暑假当上市长”为题报道了:在约旦河西岸小城阿拉尔少女巴莎尔,两个月前,他们迎来“世界上最年轻的市长”,巴莎尔告诉法新社记者“我每天早晨8时到办公室,查看许多文件,签署文件,会见市议会成员。我还得去许多实地访问,解决突发事件。”   这是什么教育?这是理论与实践相得益彰的“下江河”教育,如此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当然实践教育并不见得都“当市长”,到酒店洗碗、涮锅,到农村劳动、干活,到工厂做工、打扫卫生等,都是“下江河”式的教育。   谚语说得好熟读“游泳学”,不如“下江河”,我们现在的“复读学”教育,的的确确是熟读“游泳学”的教育,这样的教育何时才能让我们的学生“下江河”?这样的教育正如《中国青年报》报道的那样匿名校长说的“我们在培养废才”的教育,是两层皮的“教书是真、育人是假”的教育。这样的教育与其说有,倒不如无!   试问?这是什么样的教育?这样的教育能让学生成才吗?这样的教育能让国家强盛吗?   再问?我们的教育是“教书”的教育?还是“育人”的教育?   8.是“教书”教育?还是“育人”的教育?    教育的核心是“教书育人”还是“育人教书”?古人为什么说“教书容易育人难”?   现在在这里提出这个问题的,对于许多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是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教育吗?不就是教书育人吗?不就是教育学生读书学习吗?有的可能会说,这个问题未免有点老生常谈、太小儿科了,教育就是“教书育人”,别的还有什么?如果在别出心裁的提出,未免有点别有用心,或是动机不纯?动机不良?   不管别人怎么想、怎么议、怎么论,如果现在不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加以分析、论证、实践、验证,我们的教育和“差生”教育,由于本人学问有限,只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众多的有志之士,为中华民族兴衰、国家的富强,共同分析、研究、探讨、论证、实践、、论证、总结、完善、推广、应用。   先分析一下目前异化的功利性教育所带来的危害:   就是“育分”,不“育人”,将学生当作一台会考试的机器,实际上,学校教育是捡“育分”的“芝麻”,而丢了“育人”教育的“西瓜”,真是得不偿失。   不是“教书育人”,而是“育人教书”。这两句话四个相同的字,谁前谁后,其意义却完全不相同。要不然,面对调皮的学生,我们有的老师为什么会说?学校是教书的学校,不是育人的家庭,一旦学生有什么差错,有的老师会在第一时间告诉父母,就是因为“教书”在前“育人”后。其实,无论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要“育人”。古人的“教之道,德为先。”“立学必先立德,成才须先成人。”   这充分说明首先“育人”的重要性,为什么?   “教书育人”以教书第一,育人为次,重智育而轻德育、综合素质,其倡导者表现为“分数万能”、升学率第一;   “育人教书”则以育人为首务,其次才是教书,授之以道。这种教育重人的品德、人格等综合素质之教导,强调做人的修养,培养的是“君子之儒”,非“小人之“儒”。人格等素质的修炼完成了,再掌握一定的知识才能贡献社会,服务公民。否则只能适得其反,教育之结果会培养出一批贻害社会的人渣。   教育的核心应为“育人教书”。而不是“教书育人”,只有“育好人”,才能“教好书”。那么如何“育好人”呢?   有句谚语说的好“养鱼重在养水,养树重在养根,养田重在养肥,养人重在养心。”“浇花浇根,育人育心。”   这说明育人只有先育其心,才能能达到像《三字经》中所讲的“彼不教,自勤苦”的自我教育境界,这就是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最高境界。战国时期的苏秦掌握之后,暴学二年,走遍天下,成为当之无愧的六国总理。   中国有句谚语叫“暴学三年,走遍天下;再学三年,寸步难行。”这个谚语一方面明了理论跟实践相结合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自我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让我们“走遍天下”的自修课!是谁让他“彼不教,自勤苦”?是他自己,他心中想学,你不让他学行吗?他给你急。   如,被中南大学特聘为正教授22岁的刘路,酷爱数学,却从不参加过奥数班。他的爸爸和妈妈没有“狼爸”、“虎妈”那两下子。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没有什么先进的理念,夫妻俩文化程度也都不高,很少能辅导孩子做功课,也没有上什么补习班。刘路在考进大连育明高中时,全校招收600多名学生,他的排名在500名以后。高中时文科一般,理科也不是很拔尖,但就是喜欢数学,爱主动学习。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1929年就提出了“学生自治”的主张:“让学生团结起来,学习自己、管理自己。”不能事事老师说了算,形成有老师就“转”,没老师就“乱”的局面。”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50年前写的一篇《我如果当教师》的短文。叶老说:“我如果当中学老师,觉不讲我的行业叫‘教书’。好像我与从前书房里的先生没有什么区别,我与他们其实是大有区别的:他们只须叫学生把书读通,能够去应考试,取功名,此外没有他们的事儿;而我呢,却要是学生能做人,能做事,成为健全的公民。在这里,我不用一个‘教’字,因为用了‘教’字,便表示我有这么一套本领,可以把这套本领双手授予学生。难道我的做人做事的本领能狗说已经完全无缺了吗?难道我能工可定地说我就是一个标准的、健全的公民吗?我比学生只过年纪长一点,经验多一点罢了。他们需要得到他们所需要的经验,我就凭年纪长一点,经验多一点,哥他们指点一些方法,提供一些实例,免得他们在迷茫中探索,走了许多冤枉路才达到目的——不过如此而已。所以若有人问我干什么,我的回答将是‘帮助学生得到做人做事的经验’,我绝不说‘教书’。”   教书的手段是什么?育人是目的是什么?   教师的教育方式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谓的教育和教学,实际上,这两者是合二为一,不可分割的,说白了就一句话“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   教书是手段是什么?育人是目的是什么?对于这两个问题一定要搞清楚,弄明白。如果弄不清,搞不明,那么,实话实说,与其教不如不教,与其育不如不育。{nextpage}   教育的“方式”上:应该本着“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的教育方针。也就是说,“育人”教育方法上应该是“分层次”教学,而不是“大一统”教学。这是因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同时也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接受相同的教育。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教育。   陶行知先生说:“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操着民族、人类的命运,必须以‘爱满天下’的情怀关爱每一个人”。这是育人的重要性,也就是说,教师能否将每位学生都培育成合格的“人才”,既是教师的主要的职责、主要的义务,同时教师本人教学能力体现。这一点,主要是教师与教的能力:亦即怎样教?教师教育的“方式”如何?   教师做什么?简而言之是“传道、授业、解惑”,但同时教师的职业行为又存在着自身的特点。教育必须对人民负责,对社会负责。但是,话又说回来,我们应当悉知:传什么道?援什么业?解什么惑?为什么传道?为什么授业?为什么解惑?怎样传道?怎样授业?怎样解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师道,我们的社会什么时候还记得起这些教诲和从师者的基本标准?几百万的师者还有几人能“传道”?又有几人会授业?更有几人善解惑?着实令人费解!悲哉!哀哉!可怜的孩子们!   所以说,教育首先要“爱满天下”的教育方式唤醒孩子的自尊心,自尊才是学生“自信、自立、自强”坚强矛盾。如果用这样的教育理念来主导我们的教育行为,那么,绿领巾、三色本、脸上印等歧视“差生”之类的教育事件就不会频频发生。   古人云,教书容易育人难。  教书与育人是有区别的。教书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而育人是指关心爱护和教育学生。教书育人二者又是因果关系,又是互动关系,又各自独立。教书比较容易做到,育人难以实现。作为教师,为人师表就是为了育人。所以,为人师表更加重要。  教书是为了育人,教的目的是为了育——教育。不教则难育,只育无教。所以,教书的同时,更要重视育人。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的基本使命和主要工作。育人比教书重要,因为教师面对的对象是千差万别的、独树一帜的学生,教书是指教学生,育人是指培养学生。教师的基本准则是为人师表,要当学生为人处事的楷模。   古今中外无数教育成功的事例证明告诉我们“教书”者,“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时时反思、反醒自己的教育行为。   9.中国学校教育之路在反思   为什么说中国学校教育之路在反思?   众人皆知,一个民族如果如不知道反省的,那么这个民族不算是睿智的民族。中华民族是一个睿智的民族,是一个知道反省的民族。   近年来,许多教育专家学者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当前,教育缺乏创造力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如何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这些问题如何解决,真的已经到了非常迫切解决的地步了,需要我们反思是时候了!   我们的教育应该如何反思?且看它山之石的反思教育——   我们看昔日小日本是如何反思?虽说现在小日本正在吞食我们的钓鱼岛,但它是反思方法值得借鉴,1868年1月3日,日本的明治天皇颁布了“五政复古”诏书,这是日本著名的明治维新运动的开始。日本明治维新前的教育和中国的大同小异。因为都是封建国家,而日本广受中国的影响。所以明治维新前的教育和中国的差不了多少。   小日本明治维新后,全面革新教育。实际上,这是一个侵略他人的错误目标,但后来却为此小日本付岀惨重的代价。当时小日本社会流行语:教育是最好的投资;多一所学校,就少一座监狱;必期邑无不学之徒,家无不学之人;多一个合格母亲,就少一个社会败类;富有与贫富之差,取决于是否有学问。这说明了什么问题?教育观念深入人心。   公元1904年,日本战胜俄国后,首相伊藤博文说:“这次战胜俄国应归功于小学老师”。为什么?因为他们有一个错误的教育目标:发扬武士精神,侵略他国政策。这不?当时日本的小学老师,在课堂上经常拿出苹果问学生,小朋友喜欢吃苹果吗?小孩子回答:喜欢!你知道这苹果哪里有吗?不知道?这苹果严产地在“支那”(这是对中国的侮辱)。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岛国,缺乏资源,为了生存,必须向外发展,最理想的地方那就是中国。于是乎,日本在1931年蓄意挑起9.18事变,于1937年7月7日挑起卢沟桥事变,向中国宣战,进一步开始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八年的抗日战争,中国人胜利了。但小日本在美国的核子伞保护下,全力发展经济,成为经济强国。与此同时,小日本国高层才对自己的教育目标作岀深刻的反省:将“训练团队、培育人才、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更新,一心一意抓教育,后来则又成为技术大国,总的来说小日本教育也是有收获的。1945年文部大臣就声明:新教育应当始终以个性的完成为目标,因此,必须尊重自由,打破划一的教育方法,教育机构和教师自由地开动脑筋创新路子。小日本在个性教育与培养主要表现为:制度与法律并重;课改和教改相印;个性与共性相融;改革与实践同步。除了收获,对于小日本的教育,我们更多的反思:   在日本有两位重量级的教师:一位名字我给忘记了,是在明治维新之前,这位老师在山边盖一间草房,单独教育四十多位学生,后来他的学生全都是明治维新时的政府要员。   还有一位老师,他的名字吉川,他有三个学生获诺贝尔奖。   再看看日本,它有一个政策,校长和教师不能在一个学校任教五年,这非常有利于把教师资源、好的教师资源影响扩散,带动整个教育发展的均衡。   怎样的教育,怎样的老师,就有怎样的学生。   德国的教育是如何反省?   公元1870年,德意志完成统一,当时普鲁士大将军毛奇,他在打败法国并俘虏法国皇帝后说了一句发人深思的一句名言:“普鲁士的胜利早在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决定了,胜利应归功于小学老师。”毛奇元帅为何如此牛的说岀这句话,只因为德国早在19世纪初便开始了反省:为了能死屹立世界强国之林,采取了各种措施,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的是高度重视国民素质的培养。实际上,早在拿破仑的军队入侵的时候,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就开始反思教育的重要,并指出:“这个国家必须以精神的力量来弥补躯体的损失。正是由于穷困,所以要办教育。我从未听过一个国家办教育办穷了,办亡国了。”德国于是在19世纪中期便开始免费对国民教育。   德国高层为什么会对教育做出如此深刻的反省呢?   公元1806年10月,拿破仑席卷普鲁士的那一役,普军溃败,丧权辱国。当时,爱国哲人斐希特对国人发表告德意志国民书,第一句话就指出了“普鲁士之所以亡,是由于普鲁士国民,把自私自利的企图增高的结果……”   在这种情况下,普鲁士全面革新教育,并提出:打倒自私、科学强国等教育目标,使德意志完成统一,后经三次大战,分为东德和西德。而今柏林围墙推倒,德国未来的国际地位,相信令人刮目相看。   正是因为有此对教育的反思,当德国还在向拿破仑支付巨额的战争赔款时,洪堡大学诞生了。如今柏林的洪堡大学被誉为现代大学之父。共产党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曾在此求学,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哲学家黑格尓在此任教,这里产生过近30位诺贝尔奖得主,其中第一个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凡霍夫就岀自洪堡大学。   “为什么中国的教育培养不出大师”?中科院院士朱清时解读“钱学森之问”时说,我国的教育是应试教育,是填鸭式教育,被动接受式教育,入校门时是成千上万的人,出校门人却成了一个人;入校门时是活泼可爱,充满灵感,充满好奇和求知欲的孩子,出校门时却成了老成持重,墨守成规,呆若木鸡的书呆子。鲜有个出格的,还被社会贴上“另类”标签。很多人考上大学后感觉解放了,再无大志和追求可言。    教育的失败是人类社会最大的不幸,它关系到一代代人的健康成长,决定着未来的时代精神。教育部门和社会需要深刻反思,同时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学生首先是一个有思想、有情感的人,而不是一个没有灵魂,没有知觉的容器;学生有自己的人格,而不能任意被改塑,用知识改造一个人或一批人,使他们都变成工具,或许只要几十年的时间,但要使一个或一批人都成为有德行和情操的人,则需要几代人或十几代人的文化积累。也即是说,要毁掉一个时代的人很快很简单,反之则难。    社会把学校教育当作制造人才的工厂,学校则把学生当作徒具记忆的容器,教育只是一个传送数据和复制概念的过程。无疑,这是现代教育的悲剧。面对悲剧没有悲剧意识,才是最大的悲剧。   我们要反思的是什么?反思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及其人为的制造“差生”、歧视“差生”,这一奇特、奇怪的现象。   反思:现在我们的教育为什么是存天理(分数),灭人性(兴趣)的教育?   反思:现在我们的教育为什么是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劳民伤财的教育?中国教育为什么泯灭学生个性?   反思:教育政策失误。重点学校与一般学校,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在教育资源方面存在巨大的差距。激烈的竞争,使学生变成考试的机器,学生负担特别沉重,大量的学生不堪重负,逃避教育。此外,班级规模过大,教师无法针对性因材施教,教师也疲于应付,差生只好被打入另册。   反思:教育思想失误。长期的应试教育,结果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失败的总是大多数。这样,一些升学无望的学生,对学习彻底丧失了信心,在老师和家长的眼里以及社会的舆论中,成了“差生”。这是应试教育的必然结果,教学思想因循守旧、教学态度差、办学观念不正确。   反思:教育方法失误。枯燥的说教,空洞的指责,社会不良风气对学校的玷污,都使学校教育的信度下降。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45分钟的课堂,我们的“牛”老师,能够指山画虎、指手画脚、指桑骂槐、口若悬河、喋喋不休、滔滔不绝地讲50多分钟,可以这样说,如此教学,再精的学生也被教傻,再聪明的脑子也被教糊涂。一次次考试,一次次淘汰。这种教育是故意生产“差生”的教育,现在的“差生”是现在的教育有意生产的。我们只知道埋怨“差生”,却不知道学生坐晕车,听不懂,学不会,不想听,不愿学,坐在教室里百无聊赖,闲得发慌,急得发慌,如坐针毡。在这种情况下,做动作是正常的,不做动作才是不正常的。许多学生竟真地在听不懂学不会不想学不愿学的情况下,不迟到,不早退,不缺课,从早坐到晚。他们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忍耐力呀。此刻,我们教育者理应该向他们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学习、致敬,可是我们却千方百计的歧视他们,这些教育方法失误难道无须反思吗?   反思:教育内容的失误。教材量大、要求偏高、课时偏紧,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脱节,学生理解上出现困难。只好生吞活剥,前面理解不透,后面自然就跟不上趟。 反思:什么是“真教育”?简单地说,教育就是一种为社会这个“大舞台”培养各行各业所需要的、各种各的样人才的“大学校”。“真教育”就是在这个“大学校”里:如果站在国家的角度去考虑,那么教育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如果站在家庭的角度来对待,那么教育的目的,就是把孩子培养成社会的有用之才;如果站在孩子的角度来思考,那么教育的目的,就是让自己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一句话,教育的目就是把人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社会是一个多元的大舞台,需要各种各样的的人才,要不然,在我们中国为什么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之说呢?这就说明,三百六十行的社会,行行都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去建设、去发展。教育要回归其本来的要义,发挥孩子的天性,挖掘孩子的潜能,让孩子成长为他该成长的人!   反思:我们的新时期的教育理念是什么?我们中国的教育不缺好的教育理念,如,“因材施教”这个常识性的教育理念,人人皆知,但在异化教育面前土崩瓦解。今日教育已无“因材施教”可言了,只有“万材一教”可育。而“万材一教”的结果就是“万材一师”、“万材一室”、“万材一书”、“万材一考”、“万材一死”;最后“万材”变成了“一材”了、变成了“一死”了,大家都是一个标准考试化模子里生产出来,都成了标准“产品”。这样的教育岂能培育岀破译钱氏天问的高科技人才?   现在教育之所以会出现的这种情况,与今天家庭教育的失败、学校教育的失误、社会教育的失控、自我教育失当有着极大的关系。以至于出现家庭教育将孩子当作“光宗耀祖”的牌子;学校教育则教育者把学生当作“教育成功”的宣传工具;社会把学校教育当作“制造人才”的工厂,这些无疑就是现代教育的悲剧。面对悲剧没有悲剧意识,才是最大的悲剧。面对教育困惑、悲剧,我们教育者一定悲剧意识、且深刻反思、反醒、研究、研讨,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学校教育之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