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成语,学中医1

有笑点,有考点,五分钟轻阅读,搞定成语和中医。

 

读成语 学中医,学成语,知中医,更智慧,更健康。

点击查看原图   

图书信息:

丛书名:趣读成语系列丛书

单册书名:《 读成语 学中医 1》

作者:培松 著;南窗 绘

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

 

内容提要:

中医是国粹,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国人向世界贡献的一个独具魅力的伟大发明,其不仅仅是医学养生,更是文化和哲学,具有无以伦比的思想价值。尤其近年来,其价值重新被发现,被弘扬,尤其在2003年“非典”和今年的新冠肺炎防治中,中医所表现出的惊人效果再次折服世人,让全世界的人们都再次认识到了中医的伟大与奥妙。 而成语是最凝练的汉语言词句,是汉语的精华,蕴含万千,包罗万象,是认识浩瀚灿烂汉语和中华文化的一个个最亮丽的窗口,学好成语,足以学好语文,又不止于学会了语文,尤其是本书所讲的诸多成语,其背后有一个个脍炙人口的故事,有一个个发人深省的案例,有一个个叫人拍案称奇的发明……

 

作者简介:

编著:培松,原名邵培松,河南省作协会员,副编审,民进河南省委出版传媒委员会主任,河南大学出版社副总编,曾两次荣获河南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入选“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本优秀图书”等。 插画:南窗,开封杞县人,本科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后考入郑州大学美术学院攻读国画方向硕士学位,师从著名人物画家、郑大国画系主任、博导张宽武教授。

 

序言:

两把金钥匙 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是比诗词更凝练的汉语言词组,内有乾坤,包罗万象,寥寥数字,道尽百转千回的情感,呈现斑驳陆离的风雅,钩沉风云激荡的历史,展现力挽狂澜的力量…… 汉语是世界上内涵最丰富的语言之一,是蔚为壮观的文化、文明“活化石”,成语,就是汉语言文字中尤为闪亮的那颗珍珠,是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的历史、风俗、人情和智慧的结晶,是前人生活的积累和思辨的闪烁,是最能体现民族特色的词汇,是打开汉语言文化宝库和华夏文明博物馆的一把金钥匙。 从形式上看,成语有三个字的,有五到十六个字的,较为常见的为四字成语。几乎每个成语都有故事,有历史,有悲欢,有爱恨,都蕴藏着无比丰富的思想。或生动活泼,或让你眼前一亮,或令人莞尔。 不了解成语,不会准确运用成语,就很难真正感受汉语言文化的强大和魅力,也学不精语文,乃至其他。得成语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先机。熟练掌握大量成语,必将为您的学习和工作带来加持,带来“气自华”的提升。 《读成语 学中医1》一书以成语为切入点,通过成语讲中医,通过中医讲故事,通过故事讲文化,通过文化讲历史,通过历史讲兴替。本书从成语典故与中医的渊源关系上,遴选了一批故事性强又有哲理和启发意义的成语,解读成语背后的中医故事,讲述中医的发展和兴衰,讲解中医对历史的贡献和未来的方向等。

精彩推荐

中医是一本人生的大书,无所不包,无所不融。你读懂了中医,你就读懂了人生。——著名编剧高满堂

成语有故事,有世情,有历史,有道义春秋

中医是科学,是哲学,是文化,是大千世界

——培松

精彩试读:

中国古代医学并不发达,据说在夏商时代就有了医术,那年头可不时兴挂吊瓶,那时候的医术基本上就是巫蛊之术。嗯,也就是大夫由巫师兼职,巫师行医时往往先跳一曲动作很夸张的舞蹈,并假借上天或神灵的名义云云,然后施以魔法,基本上算是开药方,至于患者能否康复,那只能是阿弥陀佛了,哦,不,确切地说,那时候还没有佛祖,他还帮不上忙。 后来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扁鹊这样特别牛的医生(好像扁鹊的存在还有争议),行走列国,帮不少君王治好了病,才慢慢与那些跳大神的分道扬镳,并有了“士”的社会地位。从那时候开始,“医”与“士”在一些有志于报国平天下的仁人志士心头,成了排在前两位的职业选择,以至于有了“不为良相,则为良医”“上医医国”等成语传世。不过大家发现没,“良相”“医国”还是排在第一位,由此可见,考公务员,在那个时代也是妥妥的第一选择。不过,我们宁可相信,那个时代的士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