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绘本如何好》(二)

接下来几段主要用《疯狂星期二》来说明插图如何表现动感的故事。首先,图要画什么才能明显得传达信息?动作。人的目光容易被什么吸引?就是在动的东西。其次,运镜的角度就是一种动作。镜头不断地换角度,让读者的视觉也跟着起伏变化,运镜之间,动感应运而生。第三,运用配角的间接引导。例如,由乌龟抬头看,引出一群青蛙飞过的场面。第四,用设置疑问与谜底揭晓交替出现,引起读者寻找与发现的乐趣。所以,好的插画家,好的绘本,都会在图中隐含许多讯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引导孩子产生更多的好奇。因此,作为读者,我们也要会读图,寻找与发现被作者隐含的细节这一点,读惯文字的成人来说得多向孩子学习了。我觉得这一部分作者分析得非常精彩。
用画面唤起意念
这一段主要说的是如何激发读者头脑中的意象,即关于所描绘事物的形象。这还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背景知识或背景图像。因此,作者提出:用画面来描述情景,传递给孩子,让他养成图像思考的习惯,培养他的观察力。例如用枯黄的树叶,向南飞的野雁,传递冬天来了的“视觉影像”。我觉得要多给孩子读绘本,读经典的绘本,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艺术鉴赏的能力,润物细无声地培养他们的观察力,积累对于艺术修养来说同样重要。
用细节传递主要讯息
例子是《森林大熊》,大熊所在的工厂人事主任、副厂长、厂长的办公条件和秘书的不同,显示社会的等级,人生的真相。
伏笔
例子还是《森林大熊》,又一年冬天来临了,大熊望着原处的天空,跟故事一开始的一幕相似,只不过这个画面多了铁丝网。前后对照,把大熊的无奈与伤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比直接画熊哭的场面更能打动人。所以:
直接表达比较粗糙,主角再会演,喜怒哀乐表情有限。要从其他地方下手,先预留线索、在读者脑中布置线路,慢慢酝酿,在适当的时机,引爆高潮。
注意,只布线,只埋炸药。火要让读者自己点。感动是读者内在情绪涌动,不是外力强加硬塞。直接表现就是从外硬贴,间接布线才有从内而发的机会。
如果我们在读绘本的时候能充分领悟到创作者这些意图,那么收获一定会很大,还能够启发孩子多思考多观察,因此作为家长的我们,也要学习如何读绘本中的插图如何读细节如何读伏笔等。除了学习之外,读者的情感很重要,一个粗枝大叶的人估计很难观察到细节,内心细腻的人更能与作者产生共鸣。就像作者所说的:“高度不同会有不同的视野,角度不同会有更多面的思考。”
用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
例子还是《森林大熊》,讨论的问题是孩子能否了解如此深刻的作品的寓意。作者的回答是肯定的。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觉得,儿童是非常善于思考的,如果父母与孩子能经常讨论这些比较“深刻”的问题,会促进孩子更深的思考,以及看问题的角度,逻辑推理能力等。在美国小学低年级的一些课堂上会有一些这样的课程,先给孩子阅读一篇小短文,小短文的最后会提出一个“Big question”,涉及到道德价值观等比较大的议题,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孩子看问题的视角不同,给出的答案也就不同了。教师的做法是把孩子们分成不同的小组来讨论+辩论,最后每组派代表来阐述他们的观点。我期待着将来和孩子进行这样的活动,也希望中国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能有一些这样的活动。
背景
例子是《马头琴》,故事的背景是蒙古,如何表现蒙古辽阔苍茫的背景特点?作者想到了用地平线做布景的主轴。
如何将生命注入舞台
例子还是《马头琴》,不过我没能完全领会,感觉作者主要说的是色彩、背景、动作等如何和故事情节配合来渲染气氛呈现剧情张力等。
呼应手法、气氛和意义
这三部分都是以《铁丝网上的小花》为例子的,看了故事情结,佩服小女孩儿的勇气与爱心,为小女孩儿的牺牲伤心。作者介绍这本图画书的构图清晰,色调绵密融合,众多细节但找不到失误,人物众多,但姿态各异。
就呼应来说,战争结束前,插图的色彩比较暗显得非常沉重,战争结束后,插图的色彩是亮色的,浓密的树叶和五彩的小花显得那么生机勃勃,只有铁丝网上凋零的象征着牺牲了的小女孩儿小花,对比非常明显。
就气氛来说,这本书的插图每一页都没有天空,让人觉得非常压抑,战争结束后,晴朗美丽的天空才初次出现。
就意义来说,《铁丝网上的小花》的作者在故事中没有刻意使用犹太人、俄军这样的字眼,是希望在孩子的心中种下开放、宽容的健康种子,不要让偏见的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
作者再一次提到了如果用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他就容易进入不同的境界。不知道这样沉重题材的绘本孩子多大了才能真正读懂,其实,给孩子选择适龄的图画书还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