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绘本如何好》读书笔记(一)

郝广才(2009)好绘本如何好,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本书主要从“体、点、线、面”四个方面来讲绘本,正如作者在所说:“‘绘本’融合了既简单又复杂的感动,图像与文字之间的点线面体,正是我们需要开发的新阅读空间。”“体”指的是绘本的整体架构、“点”指的是构成绘本的元素、“线”是指绘本创作的形式技巧、“面”指的是绘本的内容和手法。但是作者在行文的时候并未分别讲述体点线面这四个方面,而是是把这四个部分穿插在一起讲。所以第一次通读全文的时候我没在意目录,觉得这本书可读性非常强,文字如行云流水般流畅,语言浅显易懂却不乏诙谐幽默,道理却较为深刻。但是第二遍细读的时候,尤其是对着目录和正文研读的时候,却比较费解,实在想不出来作者为什么做如此安排,呵呵,也许是因为俺才刚刚接触绘本,道行不深,不能理解大师的用意吧。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进一步学习如何读绘本,那么,开始读吧。
序言
序言的主要目的是说现代人要培养视觉的阅读能力,只有培养了读图的能力,才能更进一步谈技法和方法。作者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大家进入绘本的“技艺”世界,发觉层层丰富的“意象”。这里的阅读能力当然指的是读图的能力。对父母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作为图盲的父母如果对自己的孩子涂鸦绘画横加约束胡乱点评,那么会让原本有希望的孩子丧失“眼力”,这样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更是无法弥补的。这让我想起前两天听的徐萃和姬炤华的讲座,有一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每个孩子天生都是艺术家,只是我们把他们中的一部分教育得不像个天才了。”我自己就是一个图盲,对自己在艺术欣赏方面从来没有自信,甚至连日常的衣服搭配都颇为犹豫。看到这些文字,听到艺术家们的犀利言语,我感到脊背一阵发凉:虽然不奢望孩子将来是为艺术家,但是也不能在不经意间扼杀了孩子欣赏艺术的潜质。所以,父母除了能够为孩子选合适的绘本外,还要学习如何读绘本,而且要学习如何欣赏绘本中的艺术。
 
绘本是什么
这里只给出了一个简单的大致的概念。并与有插图的书进行了简单区别。“绘本”大概是一本书,运用一组图画,去表达一个故事,或一个主题。这样的定义太过简单,但是又符合大众心中绘本的概念。这本书重在介绍绘本中的“图”,强调图画的故事性与连贯性:绘本是用一组图画在讲故事,画面连贯韵律的好坏,决定着一本绘本的成败。图画连贯不起来,故事就体现不出来。这一点在下文还会专门介绍。作者还介绍了了解绘本画面韵律的简单方法,就是把书的每一张翻页连在一起看。例子《小石佛》。我觉得作者说的韵律就是故事展开的节奏。
引导
说的是读者如何跟随创作者的引导进入绘本世界:读者的眼睛需要被引导,就像上菜有一个顺序,才能使菜式彼此协调,互相烘托。例子《美女还是老虎?》。作者强调的是绘本的韵律的引导作用,对于还未读过几本绘本的我来说,觉得有些难以理解。感觉韵律的引导较小,而是版面中不同人物场景的安排,似乎与后文要说道的layout有关。也许是对韵律的含义没有特别明白,页与页之间是如何过渡的。例如国王放在右上角,臣民放在左下角,显示了国王高高在上,臣民对他尊敬而又畏惧。
Layout就是版面设计,像电影中的分镜头,把故事情节落实了。例子是《美女还是老虎?》的图稿与最终完成的图、《马可·波罗》的草图、《野兽国》的版面设计。
我觉得父母在给孩子读绘本之前,自己首先要多读几遍绘本,要从全局上把握绘本的结构、连贯与节奏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引导孩子。
搭桥的艺术
主要讲插画如何与文字相结合。画插画基本上有两种画法,一是直接而理性地把文字内容表现出来。二是写形于外,写意于内,来“阐释”文字的意蕴。画插画就像建一座“桥”,来连接文字内容和读者内心。例子是《灰姑娘》和《一片披萨一块钱》。遗憾的是,这一部分主要分析了灰姑娘穿上水晶鞋的一刹那、老鼠大亨吃蛋糕、大熊阿比晚上赶制手推车这三幅图,却完全没有谈插画如何与文字连接。更没有根据一开始提出的两种画法来举例说明。
造型可爱是角色造型的最高要求。即使是故事中的坏蛋,也要把“幽默”的意味加进去,要坏得很“有趣”,坏得很“可爱”。但是又不能太甜,还要把“诡异”加进去。很多绘本中的造型以婴儿的造型来获得灵感,例如,头大、圆圆的,还有动作也要像。例如,《丑小鸭》中的小鸭、《大熊米多力》中的大熊。
有时厚重的方块,制造呆呆的拙趣,也是另一种可爱。如《爸爸不能去度假》中的动物、《只要我长大》中的小孩儿。造型的设计,要看故事的需要,不是用固定的方式,就一定会有效果。
不过,这个造型的好坏,是非常直观的,孩子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虽然《小熊宝宝》是非常简单的一套绘本,但是小熊的小眼睛非常传神,比如看到刺猬滚过来的眼神,玩儿完玩具离开时听到叫声时的眼神。小熊和其他小动物的动作也非常多变可爱。
阅读的本质
主要讲了对角色认同的重要性:一旦我们对角色产生认同,原有的价值判断、道德标准,也会在故事中跟着改变。不单单是绘本,我们看电影、电视剧、读小说等,这一点都非常重要。可惜的是,将对角色的认同放大到阅读的本质,没有探讨努力探讨阅读的本质,有些以点盖面。而且所举的例子《爷爷有没有穿西装?》不仅没有很贴切地说角色认同,更没谈及阅读的本质。
视点运用搭建移情的路径,基本的手法是创造一个读者认同的角色,然后以这个角色的视点、身处的情境,来安排读者的阅读顺向。相对的一定要创造“反认同”的角色或情境,来制造戏剧性。简单的说,就是要有“冲突”、“对立”。例子《巨人和春天》,随着场景的不同,视点也随之变化。正是这些不断变化着的视点引导着读者关注每一页中读者视线的落脚点,保证了视觉阅读的流畅性与每页突出的部分。
每一页要为下一页做准备
这一部分的说明还是以《巨人和春天》为例。我觉得这一部分包含了前文所说的视点、韵律、连贯性等。好的故事类绘本,每页之间都会有一些或明或暗的线索,使得页与页之间连贯而流畅,不露痕迹地引导着读者跟随这故事的演绎。
创作绘本要从书的第一句、第一个画面开始构思,将故事演绎为一连串的图画,在画面中创造“流动”的点。到达一个点,要提示下一波流动的画面,再驶向下一点。这样直到余味无穷的终点。简单地说就像“音乐”。
故事
这一部分强调插图对故事情节展现的作用:绘本是用图画说故事的艺术,书中的插图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要把故事的情节蕴涵表达出来。好的插图能让读者不用看文字,光看图也能大概直到故事在说什么。绘本的故事并不只是靠文字来叙述,而是由插画和文字的组合来共同表达。
阅读是一种游戏,一种娱乐。它的最大目的是要让孩子快乐、感动,不见得要有什么道理。例子是《卡夫卡变虫记》。好几位研究绘本的专家都一再强调绘本一定更要亲子共读,父母与孩子之间以分享绘本的方式共度一段亲密的时光。亲子阅读中父母一定不要带任何功利性,更不要攀比,孩子在阅读过程中觉得快乐,这就足够了。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积累情绪,不安、压力……不见得能找到什么原因或道理,但一定要有抒发的管道。阅读就是一个好的管道。
儿童式语言的运用
很多儿童文学杰作,都会应用一些儿童诗经验逻辑,或是儿童式语言的特性,来增加作品的趣味度。例如《爱丽丝梦游奇境》、《小熊维尼》。这一部分作者只是理论上探讨了,并未结合这些例书来充分说明。
作者还谈到了儿向语,不过却把成人说儿向语比作是训练狗。不贴切也不恰当。
文字的声音、重量、外形绘本语言应该是适合念出来的,有韵味的。最有名的当然是苏斯博士的书了。念对文学,特别是儿童文学特别要紧。婴幼儿对母语的语音特征是非常敏感的,在会说话之前就内隐地知道了母语的节奏重音押韵语调这些语音特征。因此父母给孩子读书的时候,要选择朗朗上口的,小孩子喜欢听的。“重量”和“外形”是什么,没看明白,作者似乎也没说。
想象与逻辑并存想象的故事虽可以天马行空,但天马如何行空?是因为有道理。有了合理的推论,才能使读者信服。如果只有所谓的“魔法万能”,缺乏一个过程,就不易打动人心。太简陋的办法,硬拗是拗不过去的,千万不要小看读者。例如,苏斯博士的Horton Hatches the Egg,汤米·温格尔的《月亮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