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亚的孩子》

法国当今最红、读者最多的作家之一

法国版《辛德勒的名单》。

点击查看原图
书名:《诺亚的孩子》

系列名:埃里克-艾玛纽埃尔·施密特作品

作者:〔法国〕埃里克-艾玛纽埃尔·施密特

译者:周国强

出版:译林出版社    

【编辑推荐】

●法国超级畅销书作家,《镜子中的女人》《来自巴格达的尤利西斯》作者又一代表作。

●根据真实故事创作法国版《辛德勒名单》。

●龚古尔短篇小说奖得主,法兰西学院戏剧大奖、莫里哀戏剧奖得主;法兰西文学与哲学融会传统的继承者,法国当今最红、读者最多的作家之一。作品被译为四十多种语言,与《圣经》《小王子》一起入选法国《读书》杂志“改变一生的书籍”书单;戏剧在五十多个国家上演。   

【作者简介】

法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电影导演。1960 年出生于法国里昂,曾就读于音乐戏剧学院,拥有法国高等师范学院哲学博士学位。他深受哲学家狄德罗的影响,作品继承了法兰西文学与哲学融会的传统,充满了对生命、宗教、人性等的追问,在艺术与畅销之间达到了一种美妙的平衡。作品有《访客》、《利己教派》、《纪念天使协奏曲》、《无法增重的相扑手》、《最后十二天的生命之旅》、《来自巴格达的尤利西斯》、《镜子中的女人》和《诺亚的孩子》等,是当代法语作家中读者最多、作品被改编次数最多的作家之一。

译者简介

周国强,浙江宁波人,武汉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中法合办博士预备班导师,法国帕斯卡大学CRRR 合作研究员,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理事,湖南理工学院外聘教授。译著有《笑面人》、《包法利夫人》、《岁月的泡沫》、《金林的爵爷们》、《亡灵对话录》、《追忆似水年华》(合译)等五十余种。

【内容简介】

二战期间,被迫害的犹太人背井离乡、东躲西藏,一个个犹太家庭支离破碎。人性的光芒从未泯灭。晨涞村的彭斯神父、药剂师玛塞尔小姐以孤儿的名义收养了一批犹太孩子,保护他们免遭纳粹的毒手,同时用心为孩子们保留下犹太文化。

一次次惊心动魄的搜查中孩子们都化险为夷,但晨涞村的村民们却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人们也在这个过程中一次次反思宗教的意义。

精彩书评

人性不会泯灭

文:周国强

这是我今年译出的第三部施密特先生的小说作品了。从读他的第一部作品开始,我就喜欢上了这个作家。

最初,我只是肤浅地觉得这位作家的作品,故事情节曲折,文笔跌宕有致,可读性很强。接着,作者别具匠心的巧妙安排,幽默的陈述,俏皮的语句,轻松地带我进入另一个时代,另一个社会,另一个人群的生活和他们的内心世界,这吸引了我。

然而,这些还不足以说明他的作品成为畅销书的原因。翻译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在考虑:为什么他的作品会成为畅销书,被翻译成那么多种语言,传遍全世界呢?

当然,艺术上的成就无可非议,不管是人物形象的塑造还是心理刻画,不管是叙述还是描写,作者都有他的独到之处。而更打动读者、扣人心弦的是思想内容的深度。

从我译出的这三部小说来说,每部小说都直击一个问题,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一个我们关心的问题。

《镜子中的女人》提出的是妇女解放问题。妇女从男性统治下解放出来,男性统治不简单,它广泛地表现在政治、社会、宗教、意识形态、风俗习惯等方面,所以妇女解放也不容易。作者巧妙地以西方史上三个关键的时代为背景,给我们讲述了人文主义的中世纪、二十世纪初的弗洛伊德时期和二十一世纪当代的三个女人的故事,来说明这种斗争的艰苦和长期性。

《来自巴格达的尤利西斯》说的是移民问题。作者指出,这个问题也历时久远,人类的历史就是移民史,边界变动的历史。作者抨击了萨达姆的独裁统治,也批评了美军入侵伊拉克,指出其目的是夺取石油。至于联合国的石油换食品计划导致的后果也并不好。萨德抱着希望,得到的却是悲哀。

《诺亚的孩子》指控的则是希特勒纳粹种族灭绝的罪行。在二战期间,有六百万犹太人惨遭杀戮,更多的犹太人流离失所,惶惶不可终日。约瑟夫说:“我讨厌希望。”因为,希望中的东西迟迟不来,作者说:“上帝没来赴约。”

然而,作者的笔触并不到此为止,他着墨更多的是人道的抵御,人道的反抗。他指出,上帝创造了世界,他的使命已然完成,剩下来是我们的事情了。彭斯神父、玛塞尔小姐、苏利夫妇以及晨涞的村民们,甚至包括那位发现犹太孩子而不报告的德国军官,他们的表现说明人性是不会泯灭的,人道终将战胜非人道。彭斯神父不仅救下了二百七十一个犹太孩子,还孜孜不倦地收集希特勒想要摧毁的犹太文化的见证。玛塞尔小姐第一次进教堂,用管风琴演奏比利时国歌,宣布纳粹的失败,读着让人敬佩,大快人心啊。

这便是小说得到读者普遍认可的最根本的原因了。

寥寥数语,不足以尽道其美,抛砖引玉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