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教,养出好小孩》(连载二)

点击查看原图

 连载二                                                                      有爱不够,还要有了解 ——摘自《慢慢教,养出好小孩》   

  报章杂志上常见一种亲情故事:父母与孩子,长期处于隔膜中,互不理解中,然后某一个瞬间的真情流露,使得身为儿女的意识到父母之爱,不由得为亲情的伟大潸然泪下,所有的遗憾仿佛都可以一笔勾销……在一切亲情故事中,这是我最不喜欢的一类,它对人有一种误导作用,以为血缘亲情是一种凝固不动的东西,不需要栽培不需要浇灌,不管你在意不在意,它都在那里。   事实呢?和一切感情一样,亲情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人之间就需要相处,需要彼此付出时间与心力。   爱不在顿悟中,而是渗透在人生点点滴滴的相处与了解中。   2011年一位“90后”大学生深夜在网上发了一则《有没有人和我一样不恋家》的帖子,650字引来跟帖将近两万字,跟帖持续六个月。下面是一些摘录:      确实是。没有亲密过,打个电话也是没话说,妈妈总是说来说去就一句:一定要保重身体,身体是最重要的。还有一句:吃饭别凑合。好像说完这两句就完成任务了。爸爸要表达的意思就一个:还有钱吗?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好像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我觉得我们家人之间的关系挺可怜的,一家人都不知道怎么交流。我爱我的家人,我也知道他们爱我。但是是我的责任要求我得去爱他们,而不是我的心要爱他们。我很讨厌没有感情的自己,可没办法,天性!   好像我也是这样子的。我好爱我的家人啊,好爱好爱。但是我就是好怕跟他们沟通。我觉得压力好大,我不恋家是真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有媒体感慨现代中国家庭关系日益疏离,亲情日益淡漠。但我却觉得孩子与父母是非常渴望相爱的。然而有相爱的愿望,孩子却滋生不出眷恋的感情,便以为自己“天性没有感情”。事情到底在哪儿出了岔子?   世界上一切东西都可能要到,唯独感情要不到,你只有等待它从心灵之泉中自然涌出。如果从小没有在尊重与平等的前提下建立沟通的习惯,等到孩子大了,把他叫到身边,“说说看,你过得怎样?”他可能除了一个简略的“挺好的”就不知该说什么了。   如果在前面的十几年中你们都不习惯讲述自己的生活,又怎么可能当孩子长大成人,突然会开口坦承心迹?那个帖中一位年轻人留言:“现在想和我交流了,‘你过来,陪我看看电视,咱俩也交交心,说说你最近都在外面干什么了。’老妈呀,这不叫交流,这叫坦白从宽。”   缺失了谈话的桥梁,就没有了心灵的联结,爱被冻结在经年累月的沉默里,成了一个无法呼吸的伤口。   龙应台与时年18岁的儿子共同写了一本书——《亲爱的安德烈》,她把这本书称为自己的“失败之书”——这“失败”意指母子沟通的辛苦与挫败之感。   安德烈14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前往台北任职。等她卸任回到儿子身边,安德烈已经是个18岁的小伙子,身高一米八四,眼神宁静深沉,坐在桌子另一边,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   身为母亲的龙应台感到极大的不适应,“我的可爱的安安哪里去了?”   她走近他,他退后;她要跟他谈天,他说,谈什么?一旦开口,她发现即便他愿意,她也不知说什么好,因为18岁的儿子,已经是个她不认识的人。   龙应台清醒地说:“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   就是这样,爱有时候是个陷阱。龙应台不想掉入这个陷阱。她说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是她可以认识长大了的安德烈。她要认识这个人。于是她力邀儿子安德烈以通信方式与她合写一个专栏, 《亲爱的安德烈》便是母子两人三年当中36封书信的结集。藉由书信,母子俩付出极大的耐心与坦诚相互倾听,思考差异,解剖自身。母亲与儿子都努力地向对方靠拢。   光有爱不够,还要有了解。有了了解的爱才能穿越蒙昧,穿越本能,在爱中灌注明澈的理性之光。   书中援引了一封读者来信:      “我非常羡慕你和母亲之间的关系。我的母亲,基于对我的‘爱’,已经断绝了对我的沟通……我很想告诉你,安德烈,珍惜每一分钟你能和你母亲对话的时光。我和母亲已经在一种冰冻中,而我又知道,她自己的时光并不多,这给我带来很深的痛苦……”        是啊,一种爱中若没有了解,就没有自由,没有尊重。没有自由与尊重的爱是让人窒息、无法对话的。     不再对话,那意味着你们失去了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