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A+育儿法 》部分连载(5)

陈鲁:《0~6岁A+育儿法 》简介

五、良好的表达情绪和思想的口语能力

人类比别的动物更进化的那部分就是由语言支撑的抽象思维能力。
那么,孩子是怎么学习语言的?汗牛充栋的研究向我们揭示了一个美妙复杂的过程。
刚出生的孩子听力超强,已经能分辨出什么话是自己在妈妈肚子里已经听过的、熟悉的,什么话是自己从没听过的。
接下来的几个月,孩子们对语言的理解能力飞速提高。“该给孩子换尿布了!”“尿布在哪里?”“奶奶给买的尿布比我们自己买的更软。”只是静静地躺在那儿听大人之间的这种对话,两三个月大的孩子脑子里就对这个出现频率高的词“尿布”产生了印象。
再过几个月,孩子能坐能爬了,见爸爸指着个尿布,说,“尿布!该换尿布了!”孩子的大脑马上反应,“啊,‘尿布’就是这东西!”这个词就学到手了。
一岁以前,通过听大人之间的对话,大人和孩子的直接对话,婴儿的小脑袋忙碌而高效地工作着,到了快一岁,就能听懂100 个左右的词了。
这个时候,孩子们开始说话了。先从单个词开始,起初积累得很慢,到了一岁半左右有个飞跃,孩子突然会说很多词了。两岁之前,女孩平均比男孩多说不少词。到两岁左右,能把几个词放在一起说些简单的句子,之后句子持续加长,结构变复杂。这是总体趋势。
孩子们的个体差异很大。两岁的孩子有的只会说几个词,有的会说上百个词。三岁的孩子,少的说几十个词,多的说数百个词。(密歇根大学的谭霞灵教授和她的中国同事,系统研究过北京和香港的数千个三岁以下幼童的语言发展。我本人和学生也在纽约研究过数百个华裔和韩裔家庭三岁以下幼童的母语发展。发现是很一致的。)少数孩子的能力不是一点点递增,而是不说不说突然就会说很多。除了孩子本身语言学习机制有差异外,大多数的不同来自环境—孩子们能听到多少话,有多少机会说话。在本书中,我会详细描述大人和孩子之间什么样的互动更有利于语言的发展。
语言是一种威力无穷的工具
语言能引起孩子对世界的关注。六七个月的婴儿,如果刚刚听懂“苹果”指的那种水果,当妈妈推他去商场购物时,他的眼睛就会盯着他知道名字的水果“苹果”不放。当周围的事物、人物可以一个个被命名以后,孩子对事物的好奇和理解就一步步加深了。
有一天,我看到两个爸爸各带一个孩子在等地铁,孩子们大约三岁,在连接地铁上下层的阶梯上跑着玩耍。又有一个爸爸带个孩子来了。之前的一个男孩惊奇地看着这个刚来的孩子,脱口而出,“这真是巧合!”“对,这就是巧合!”他的爸爸马上接应。
两个人不期而遇是巧合,带了一样的玩具是巧合,发现有个共同的朋友也是巧合。“巧合”这个词的概念是抽象的,不像“苹果”那样具体。当孩子能正确地使用“巧合”这个词时,他就又多掌握了一个抽象的概念,他对世界的观察就多了一点敏锐,对事物的思考就多了一点深度。
语言能帮助孩子积累知识。日常口语中掺杂很多生活、科学知识,别人说的话能听懂的越多、反应越快的孩子,大脑受到的刺激就越丰富,思维能力提高得就越快,知识的积累就越多。
两个孩子在学前班的课堂里听老师讲一个故事。一个词汇量丰富,口语理解反应快。另一个孩子词汇贫乏,口语理解反应慢。第一个孩子很容易就听懂了故事内容,碰到几个不懂的词再问一下老师。这样,他对听故事更感兴趣了,对叙事体的语言里包含的事件发展的逻辑顺序理解更深,又学到了几个新的词。第二个孩子碰到关键词不少都不懂,或感觉老师说得太快自己来不及反应。他既没增强对叙事体语言的理解能力,也没学到新词(因为不懂的词太多,反而挑不出要学的新词),同时还觉得故事没意思。
斯坦福大学心理系研究人员弗吉尼娅· 马奇曼(Virginia A. Marchman),安妮· 弗纳尔德(Anne Fernald)发现孩子两岁时词汇量越大,理解口语词汇的速度越快的孩子,八岁时语言能力越强,智商越高。无数的研究发现证明,学龄前口语能力越强的孩子上学后阅读能力越强。
用“穷者越穷,富者越富”来描述这种不同的发展状况再合适不过了。生命前几年奠定的口语基础为很多孩子敞开了求知探索的大门,又为很多孩子关闭了这扇门。
将镜头再往后推,那些在大学里如鱼得水的学生,大多是口语和书面词汇丰富的学生。我辅导过不少学习有困难的大学生,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语言能力,他们的口语词汇比有些优秀的小学生还少。
语言能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语言是用来组织思维、帮助思考的。学龄前的孩子如果被要求一起解决一个问题,他们会唧唧喳喳沟通解决的办法,语言起了沟通的作用。如果要求孩子单独解决问题,孩子可能会自言自语,那些说得多的孩子通常是最会解决问题的孩子。
一个词汇量贫乏的孩子首先对世界就缺乏好奇和关注,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就少。一旦碰到问题,他又没有那么多的词汇来帮助自己调动相关的概念解决问题,就容易放弃。
语言可以帮助孩子调节感情。比如后文会提到的对三四岁幼儿进行的自控能力实验,那些能等得很久的孩子不少都是在用语言在控制自己的行为。准备离开房间的研究人员告诉孩子,不要碰眼前的饼干,这样,她回来后会多给孩子一块饼干。为了能等更长时间,有的孩子会说,“这两块巧克力饼干看着真好吃,我忍不住想吃它。不过我要等到那个阿姨回来后再吃,那样我还可以多得到一块饼干。”他在用有声的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情绪,说服自己去克服这种情绪。
一个能说“怕!怕!”的孩子马上让大人明白了她的心态并来帮助她;一个能说“你这么说,让我很难受”的孩子不用苦着脸闷不吭声地伤心,他心里的难受已经减轻了一些;一个能说“你这么做真不公平”的孩子不用靠抬手打人来发泄不满;当一个孩子能说出“妈妈,你快点回来,我想你”时,她的思念情绪就已经得到了缓解。
口语能力是阅读的基础
无数的儿童阅读研究已经发现,口语能力强的孩子阅读更容易。口语词汇量小的孩子三年级前阅读还能跟得上,因为阅读材料的内容较容易,涉及的词汇少。但四年级后,阅读材料的内容难度快速加深,很多口语词汇量小的孩子就迈不过这个坎儿,阅读一下变成令人畏惧的事了。
容易被忽略的第二点是,文字是说出来的话写在纸上。有两个孩子同时学认一个新字。一个已经口头掌握了这个词,一听到这个词就明白意思。另外一个从没听说过这个词。第一个孩子的大脑会边认边想:“啊,久有所闻,你原来长得这样啊!”第二个孩子的大脑会边认边想:“啊,你这个彻头彻尾的陌生人,我要一下子记住你是什么意思,记住你发什么音,还得记住你长什么样。好费劲!”
哪个孩子认字快认字多?当然是第一个。两个孩子有什么区别?第一个的口语词汇量大。
在多年的大学教学中,我发现高水平和低水平的学生的一大差别是语言交流能力。高水平的学生说话快、清楚,口语和写作词汇量丰富,要表达的意思让人一目了然。低水平的学生口语书面表达的意思都不清楚,课堂发言讨论、写读书报告处处碰壁。为了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不少高校老师都想尽办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效果非常有限。我常常会面对一个学生问“你刚才说的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或指着他写的一句话问“你写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但是,种种努力收效甚微。从小到大,多年语言贫乏的生活影响了他们思维的清晰度、准确度和深度。这种缺陷要在大学这个阶段弥补很困难。大学生的这种语言能力的区别从婴幼儿和学前阶段就开始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