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不温柔
一位在校园中行走了二十多年的语文老师坚信:成长中的孩子需要“温柔教育”。
基本信息:
书名:无法不温柔:一本书读懂语文老师
出版社: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作者:毛香菊 著
定价:32.00
书号:ISBN 978-7-5316-7477-7
出版时间:2014年9月
教育需要温柔
本书围绕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截取了校园生活的各种横断面,描述了一个个微小却真实鲜活的故事。叙述故事的中心人物是浙江省重点中学衢州一中一位从事中学教育教学20多年的性情温婉的女教师毛香菊,她以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引领着自己的教育教学,编织了一个又一个或温婉唯美、或引人深思的校园故事,描述的对象除了自己所教的学生,还有作者自己年少时期经历过的校园生活。可谓包罗校园生活之万象。
本书以“温柔教育”理念贯穿于全书。“教育需要温柔”,这是作者得之于教育实践的悟道之言。“温柔教育”既是基于教师对学生的真切理解,是实现教育目标不可或缺的,同时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教育需要因人而异,对某些孩子而言,疾言厉色,恩威并用,快刀斩乱麻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育手段,但对更多的孩子来说,娓娓说服,温柔启迪或许更适合他们的心理接受状况,更能让他们从根本上摒弃原有的幼稚顽劣、狭隘固执,从而欢欣、健康地向灿烂的明天奔跑。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抽穗拔节的成长之心是需要雨露的浇灌和阳光的照射的,教师的温柔,无疑是教育天空中的那抹阳光,那片雨露。为了让校园的天空中拥有这抹阳光,让校园的草坪上拥有这片雨露,无数的教育者们孜孜不倦地追求着,坚守温柔为师,温和做人,温文做事,对学生温而不厉,威而不猛。在这份温柔里,有着极其丰厚的营养元素:宽容、爱、奉献、智慧、坚持,等等。所以,温柔,它不是简单放任,更不是失去原则的纵容,它是另一种形式的教育,正如大自然春天滋润万物的阳光和雨露。
这种温柔,可以换来无数的欢欣成长。
一名中学老师讲述了他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他来自农村,到城里读中学时英语总是学不好,为此他曾经遭受英语老师无情的责骂,这加剧了他对英语的恐惧。有一次大考,他英语又考得一败涂地,拉了班级总分很大的后腿,老师愤怒至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用极端的语言讽刺羞辱他。从此他的心里埋下排斥英语和仇恨老师的种子,英语彻底不学了。高考的时候尽管他其他功课成绩不错,但因为英语分数过低,只勉强上了专科。上大学甚至工作后的很多年里,对英语的恐惧和英语老师留给他的羞辱阴影一直难以抹去。这令他时刻警醒自己:不要轻易粗暴对待任何一个学生。
但要做到温柔有时并非易事。教育的天空不都是春天,有时也会有雷电风霜,冰雹雾霾。当一片温情被无端地消费,当一腔真诚被自私利用,当满怀善意被误会曲解,温柔或许会在片刻间烟飞云散,暴怒和发泄会在师者的世界中膨胀,而一旦爆炸,其效果有时无异于心灵天空里的一颗原子弹,一片纯真的心灵世界也许从此有了永远洗涤不净的污染。所以,作者认为,温柔,需要执着地坚守,需要智慧的浇灌,需要爱心的呵护。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播下温柔的爱,收获的将会是一片明媚而温暖的春天。
《无法不温柔》中的文章,基本采用记述的方法,以求教育状态的原汁原味。从事中学教育几十年,作者并不缺乏深刻的感悟,但她认为,有些东西,是需要岁月的沉淀才能让人领悟出来的,真实的原貌更有助于教育者和关心教育的人们对教育现状的思考,将原汁原味的教育现状呈现给大家,这是对教育的一份忠诚和热爱。中国的教育需要改革,中国教育也一直在改革,置身于教育改革天地里的人们,心中责任和肩上的担子都是那么的沉甸甸。
二、内容简介、编辑推荐、作者简介、精彩书评
1、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系从教20余年的中学语文教师,对中学教育的了解充分而深刻。全书以“温柔教育”理念贯穿于全书,“教育需要温柔”,这是作者得之于教育实践的悟道之言,通俗晓畅的校园故事会令所有经历过校园洗礼的人产生共鸣,书中一些看似轻描淡写的文字,折射出来的却是当今的某些教育现象,足以引起人们的深思,这些来自第一线的资料,是研究当今教育最实在最可靠的依据。
本书以一所省重点中学——百年老校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学为主要写作背景。这是一所国内知名的中学,它所反映出来的教育教学特征具有较典型的代表性,值得热心教育改革及业内人士关注和了解。
2、编辑推荐
该怎样看待我们的教育,怎样评价今天我们的学生、老师、学校?就让我们从一件件小事说起,让校园中或动人或引人深思的真实来引发我们的思考吧。也许教育手段需要千变万化,但有一条是不谬的真理:孩子需要爱,教育需要温柔。
本书以一位一线语文教师的视角,叙述了中学教学这片园圃里发生的或感动人心,或令人纠结的各种小故事。它反映的是当今教育的成功、不足和困惑等多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拥有20多年教学经历、性情温柔的中学语文老师,她与众多的学生之间的故事;跨越新旧两个世纪的教育人,她目睹40年校园风貌的种种变迁。作为一名性格温柔的女教师,作者20多年来一直以温柔、耐心、谦忍、慈爱等教育风格引领自己的教育教学,她始终相信:爱是教育的最大的法宝,而温柔和耐心是爱最好的表现方式。在和学生交往的日复一日中,她始终遵从自己的内心,倡行“温柔教育”理念,以一腔温柔去关注学生的变化,感化学生的逆反,等待学生的成长。
这是一位教师用心灵写成的教育之歌。
3、作者简介
毛香菊,浙江省江山清漾毛氏的后代,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学高级教师,在一所省一级重点中学任教。曾获教坛新秀、优秀班主任、十佳青年教师、新时期好形象教师等荣誉。写作教学成绩突出,所辅导的学生作文曾获国家级特等奖。性情淡泊,性格柔和,业余喜欢读书、涂抹文字,发表了以散文为主的文学作品数百篇。出版文集《往事》。
4、精彩书评
“教育需要温柔”,这是作者得之于教育实践的悟道之言。“温柔教育”既是基于教师对学生的真切理解,是实现教育目标不可或缺的,同时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师者”用一片爱心、一汪深情、一腔真意感化学生,所取得的成效,远过于疾言厉色、风暴雷霆,这是大多数教师都能感受到的。作者用一桩桩小事、一个个细节娓娓道来,特别能感动人。作者说:她坚守的是“温柔为师,温和做人,温文做事”的原则。那么,其作品表述的“温柔教育”理念,亦可谓之“文如其人”罢。 ——浙江师范大学兼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嘉良
随着文字,仿佛回转身来到树高林深的校园,仿佛行走在玉兰花瓣飘落一地的小径。有依稀的书声从不远处传来……这本书里,多数篇章是从老师的视角,来观察校园,感悟生活,记录与学生们相处的点点滴滴。其中有难忘的记忆,有感动的瞬间,更有细碎的欢乐,长久的慰藉。书中文字,亲和平易,娓娓道来,春风拂面,细雨无声,其温柔一如毛老师其人,其诗意一如悠缓安静的校园。 ——作家 周华诚
面对学生,她无法不温柔;面对儿子,她无法不温柔;面对父母,她无法不温柔;面对朋友,她无法不温柔;面对心爱的文学,她也无法不温柔。
她的温柔,是爱,是勇,是担当,是宽容,也是自信,是智慧,是财富。
她是母亲,更是一个在高中语文教育岗位上坚守了二十多年的好老师。
读懂她,读懂这本书,就是读懂了一座爱的花园,读懂了一个个孩子的青春岁月,读懂了一曲曲教师的理想之歌,读懂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用真诚用理解用生命写下的绵绵心语。 ——儿童文学作家 毛芦芦
教育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育也同样是需要静下心来的职业,我不知是这种职业涵养了毛老师的“温柔”,还是毛老师的“温柔”浸润了自己的职业,我所知的是,毛老师在“无法不温柔”中收获了“下自成蹊”的快乐,也得到了“温润静雅”的人生体验,这是师者之福,更是生者之幸。从这本书里,不仅能读懂教育,也能读懂成长。 ——《第1时间》杂志主编、作家 张小武
师者的爱有很多不同的表达方式,在这个充满焦躁情绪的社会里,坚持以温软的心和言行对待学生,有时比一味地严厉鞭策更需要境界与智慧。在这本凝结了作者二十年教学心血的美文集中,有故事,有情思,有反省,更有希望。 ——《作文新天地》编辑 陆姹妮
长书评
温柔教育 温文做人
——我读《无法不温柔》
王嘉良
这是香菊出版的第二本散文集。记得她的第一本散文集《往事》问世前,我也是先读为快,那么一厚摞文稿,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很为她能在繁忙的教学之余,写出如此之多的质朴、清新文字所感动。虽说中文专业出身的人,写作不应是分外之事,即便当个作家也非非分之念,但以我在高校任教近50年的经历,在我教过的学生中,感觉能做好教师本职工作,又经常动动笔且颇有所获者,并不为多,而对文学写作有相当的专注度,接连推出作品集的,更是鲜见。就凭这一点,我自然对香菊刮目相看,也特别看重她珍惜先前的中文专业选择,试图在“文学”事业上亦有所作为的那一种执着与追求。
与《往事》集泛谈人生不同,这本题作《无法不温柔》的散文集,有特定取材视角。集子中各篇,所谈大抵不离教育:谈校园、谈老师、谈学生、谈师生姐妹情、谈自己从教的“飞扬青春”,内中流淌着浓郁的校园气息,灌注着作者对教育事业的深情厚爱和深深的师生情、母子情、同事情,也透露出作者经过深入思考的教育理念,读来倍感亲切。我以为中学语文教师写散文,以教育为切入口,不失为一条可取的路子。这里有自己最熟悉的生活,有自己对人生、对教育、对“树人”事业最深切的感悟,是一片值得所有教师付出心血、辛勤耕作的文学圣地。文学与教育联姻,既是对文学内涵的拓展,又赋予教育以艺术的生命。我想起了我的家乡上虞白马湖畔的春晖中学,曾走出过一个在现代文学史上非常著名的“白马湖”散文作家群,其主要成员夏丏尊、朱自清、叶圣陶等散文名家,当时都是春晖中学教员,他们坚守一方文化净土默默耕耘,一面从事教育工作,一面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教育散文”,在文学与教育两方面都是成就斐然,走出了一条为后世引为楷模的文学与教育结缘之路,他们给文学也给教育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应当成为后来者师法的榜样。香菊不妨多揣摩先人的写作智慧,汲取前辈的写作经验,期望她有更高远的理想目标,在“教育散文”创作上有更大的收获。
本书颇令我赏识的另一点,是以“温柔教育”理念贯穿于全书中。“教育需要温柔”,这是作者得之于教育实践的悟道之言。“温柔教育”既是基于教师对学生的真切理解,是实现教育目标不可或缺的,同时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师者”用一片爱心、一汪深情、一腔真意感化学生,所取得的成效,远过于疾言厉色、风暴雷霆,这是大多数教师都能感受到的。作者用一桩桩小事、一个个细节娓娓道来,特别能感动人。作者说:她坚守的是“温柔为师,温和做人,温文做事”的原则。那么,其作品表述的“温柔教育”理念,亦可谓之“文如其人”罢。近年来,香菊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其提出“温柔教育”,便颇见功力与心得,这也是我颇感欣慰的。我相信,有此较深的教育教学实绩积淀,香菊在散文创作上跨出更坚实的一步,应当是可以期待的。
王嘉良 2014年7月于浙师大丽泽花园
王嘉良,浙江师范大学兼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文学研究所所长。
三、精彩书摘
序 1
这是香菊出版的第二本散文集。记得她的第一本散文集《往事》问世前,我也是先读为快,那么一厚摞文稿,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很为她能在繁忙的教学之余,写出如此之多的质朴、清新文字所感动。虽说中文专业出身的人,写作不应是分外之事,即便当个作家也非非分之念,但以我在高校任教近50年的经历,在我教过的学生中,感觉能做好教师本职工作,又经常动动笔且颇有所获者,并不为多,而对文学写作有相当的专注度,接连推出作品集的,更是鲜见。就凭这一点,我自然对香菊刮目相看,也特别看重她珍惜先前的中文专业选择,试图在“文学”事业上亦有所作为的那一种执着与追求。
与《往事》集泛谈人生不同,这本题作《无法不温柔》的散文集,有特定取材视角。集子中各篇,所谈大抵不离教育:谈校园、谈老师、谈学生、谈师生姐妹情、谈自己从教的“飞扬青春”,内中流淌着浓郁的校园气息,灌注着作者对教育事业的深情厚爱和深深的师生情、母子情、同事情,也透露出作者经过深入思考的教育理念,读来倍感亲切。我以为中学语文教师写散文,以教育为切入口,不失为一条可取的路子。这里有自己最熟悉的生活,有自己对人生、对教育、对“树人”事业最深切的感悟,是一片值得所有教师付出心血、辛勤耕作的文学圣地。文学与教育联姻,既是对文学内涵的拓展,又赋予教育以艺术的生命。我想起了我的家乡上虞白马湖畔的春晖中学,曾走出过一个在现代文学史上非常著名的“白马湖”散文作家群,其主要成员夏丏尊、朱自清、叶圣陶等散文名家,当时都是春晖中学教员,他们坚守一方文化净土默默耕耘,一面从事教育工作,一面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教育散文”,在文学与教育两方面都是成就斐然,走出了一条为后世引为楷模的文学与教育结缘之路,他们给文学也给教育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应当成为后来者师法的榜样。香菊不妨多揣摩先人的写作智慧,汲取前辈的写作经验,期望她有更高远的理想目标,在“教育散文”创作上有更大的收获。
本书颇令我赏识的另一点,是以“温柔教育”理念贯穿于全书中。“教育需要温柔”,这是作者得之于教育实践的悟道之言。“温柔教育”既是基于教师对学生的真切理解,是实现教育目标不可或缺的,同时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师者”用一片爱心、一汪深情、一腔真意感化学生,所取得的成效,远过于疾言厉色、风暴雷霆,这是大多数教师都能感受到的。作者用一桩桩小事、一个个细节娓娓道来,特别能感动人。作者说:她坚守的是“温柔为师,温和做人,温文做事”的原则。那么,其作品表述的“温柔教育”理念,亦可谓之“文如其人”罢。近年来,香菊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其提出“温柔教育”,便颇见功力与心得,这也是我颇感欣慰的。我相信,有此较深的教育教学实绩积淀,香菊在散文创作上跨出更坚实的一步,应当是可以期待的。
王嘉良 2014年7月于浙师大丽泽花园
王嘉良,浙江师范大学兼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文学研究所所长。
序 2
一本语文老师的散文书稿,摆在我面前。忙里偷闲地读完。随着文字,仿佛回转身来到树高林深的校园,仿佛行走在玉兰花瓣飘落一地的小径。有依稀的书声从不远处传来。
语文老师,喜爱写作,似乎并不令人惊讶。然而并不是每一位语文老师,都愿意将心绪诉诸文字。毛老师热爱写作,喜欢将生活所感所思交付于笔下,而且坚持不懈,出过散文集《往事》,现又有这一本沉甸甸的《无法不温柔》捧出——这样的成果,令人欢喜,也叫人赞叹。
这本书里,多数篇章是从老师的视角来观察校园、感悟生活,记录与学生们相处的点点滴滴。其中有难忘的记忆,有感动的瞬间,更有细碎的欢乐,长久的慰藉。书中文字,亲和平易,娓娓道来,春风拂面,细雨无声,其温柔一如毛老师其人,其诗意一如悠缓安静的校园。
我向学生朋友们推荐这本书。透过这本书,你可以了解一位老师丰富的精神世界。假使你正上中学,你向语文老师学什么?当然不仅是学怎样写文章,更要学的是,怎样感受生活,怎样让心灵诗意而饱满。我也向家长朋友们推荐这本书。孩子的健康成长,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本书犹如在学校与家庭之间、老师与家长之间架设了一座小桥。由此,于家于校,于师于生,这本书都是善事一桩。
是为序。
周华诚
2014/6/5
周华诚,新锐作家、媒体人,《读者》杂志签约作家,台湾《联合新闻网》专栏作家。
自序
坚守温柔
人,拥有什么的时候,往往不懂得珍惜,这或许是身在庐山之中的缘故。
我或许是拥有温柔的,因为一直以来听过太多的人对我说:你好温柔啊!
最初,只是微微一笑,算是回答。然后就想,这该是好事情吧。温柔,温顺柔和的意思。一个女性,拥有温柔,就意味着她温婉柔和,性情和蔼,与人友善,是属于端庄贤淑类的,有什么不好呢。在国人传统的观念中,女子无才便是德,而这德中便有温这一条。
后来,慢慢有了变化,温良谦恭的女性审美似乎被另一种风景逐渐取代,那是新时代女性的精干泼辣、伶牙俐齿,甚至锋芒毕露,这近乎是一种强悍之美、阳刚之美。之前是为男人们所主宰的,但是,在新的时期,新女性以这种阳刚占领着强者的风景线。
而此时的我依然在接受着“温柔”之赞,并对“温柔”一词的感觉发生着些许变化。
有时,当听到有人说我温柔时,就会莫名其妙地惭愧起来,感觉那是不是在暗示我不够煞劲、不够犀利、不够泼辣。于是得空便独自寻思:一直处于温文尔雅的状态中的我,很少训斥人,也缺乏雷鸣电闪般的气势,不免让人觉得是一个没有脾气的人。是否要设法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在人前强悍勇武一点儿,犀利煞劲一点儿,这似乎和“人善被欺,马善被骑”“柿子总是捡软的捏”等俗语也有千丝万缕的关联。于是就幻想做强悍一点儿的女人,不被欺,不被骑,像女王那样,让周围的人对自己服帖依从,觉得那才是成功者的英姿。
于是学着发脾气,对与自己走得极近的人,偶尔大声嚷嚷,或言辞犀利;对“不听话”违反学习常规的学生不再委婉说教,而是严厉训斥令其改错;对一般事物处理果决,少听杂乱的建议。在各方面都努力展示自己的强悍勇武。但一切都显得那么不自然,仿佛一场拙劣的表演,而自己既是那拙劣的演员,又是那失望的观众。对表演失望,对自己失望,因为那不是真正的自己。当温柔彻底丢失时,感觉十二分的不自在,像一个做错了事情的孩子,终日惴惴不安。如果说非要如此才让自己丢掉那种“过时而无用”的温柔,那我宁可让自己过时而无用了。
终于逃离不了温柔之乡。因为舍不得那份温和,丢不掉那份谦让,换不掉那寸柔肠,改不掉那种轻语。
于是,坚守那份属于我的温柔。
当我对学生说话柔和的时候,感觉心里满满都是对他们的关爱。温柔是一种爱,我坚信。总怀疑自己这份天生的柔和,源于父母早年一直以来对我的无限宽容和百般宠爱。从未遭受过父母的打骂,即便犯了自认为是天大的错误,吓得几乎要浑身发抖时,发现,父母都只是以温和的言辞教育我。长大后,我在校园为人师,却像姐姐一般地和我的学生相处。在我身边,他们像一块块身体圆润的鹅卵石,欢腾的溪水欢快地从身上流过,磨砺他们粗糙的外壳,却不曾带给他们刀割般的痛楚。
当我和朋友说话柔和的时候,感觉我有满怀的柔情。如果我能给朋友带去一份开心和温暖,那么我的内心也会多一份开心和温暖。柔和一点儿,谦让一点儿,于人于己都有利,人心都是肉长的,你能为别人吃亏,给别人带去温情;那么,总有一天,人家也愿意为你付出,你也将收获到来自他人的温情。宽容、柔和可以化干戈为玉帛,让温情洒满人间。
当我温柔的时候,觉得自己满身都是力量。无论前方有什么艰难险阻,我都会一往无前。受挫了,笑一笑;受伤了,忍一忍;跌倒了,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尘土,不哭不叫,继续前行。拥有温柔,我可以笑对生活。温柔让我变得坚强。
我懂了:温柔不是弱小,不是无能,不是懦弱,而是一种平和下的拥有,它预示着一种平和的心态、一种美好的心情。宽容是一种自信,是一种勇敢,是一种财富,更是一种生命的宁静状态。教育有温柔,学生多一点幸福;生活有温柔,家庭多一份温馨;社会多一份温柔,世界多一份美好。
我拥有温柔,坎坷的生命旅途会变成一马平川!
无法不温柔!
坚定地去守护那份温柔吧,做一个温柔的教师,温柔的家长,温柔的女儿,温柔的朋友。去呵护我们的学生,去关爱我们的孩子,去孝顺我们的父母,去友爱我们的朋友。
希望将来有一天,在自我总结的时候,我还能不无解嘲般地对自己说上句,我虽然已老,但我仍然很温柔。
作者 2014年7月于衢州
内文选摘
金色的校园
这是一座爱的花园——
我有幸走入这片园地,这辈子注定与它缘分至深。
金色,是最美的颜色。她有朝阳般温暖的光线,有丝线般柔滑的质感,有稻浪般丰收的气息,有宫殿般华贵的气质。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散发出金色的光芒,她的形成必定经历了一般事物所不曾经历的颠簸和拼搏,她的内质必定包容了一般事物所不能包容的丰厚和广博,她的力量自然是平常事物所无法比拟和匹敌的。能够让上天赋予金色的事物不算多。在世间万物中,若能以金色英姿展示于天地之中;那么她一定是一种高贵、美丽,能够温暖人心、辉映万物的神奇而美丽的传说。
校园就是这样一个传说。
她是我童年梦幻中的宫殿。在我浑身还散发着稚嫩而又顽劣不羁的气息的时候,我被送到了一个有花有草、有房子有操场、有黑板桌凳、有老师和小伙伴的地方,从此,我知道了什么叫文字和数字,知道了什么是文学和历史,学会了感喟和思考,过上了有梦想的生活。虽然,那时教室的地面是泥土色的,墙壁一片灰黄,操场上飞扬的尘土在晴天足以抹黑我们的鼻孔,在雨天喜欢粘住我们的裤脚,但它们带给我的是奔跑的力量和放飞的童心。后来,学校换了一所又一所,里面有了高高的楼房,白墙红瓦,室内整齐地排列着老黄色的桌椅,椅子上坐满了一个个和我一样的追梦少年,翻着彩印封面的书本,在氤氲着油墨香的图书室里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精华,一颗颗跳动的心随着一页页翻过去的文字有节奏地搏动着,知识的殿堂在一个个心房中破土垒起……
直到有一天,我又以师者的身份扎根在了这个被叫做学校的地方。坐在教室和图书馆里全神贯注地阅读着的不是我,而是我的学生们。我站在讲台上,看着下面一张张朝气蓬勃的脸、一双双炯炯有神的眼,看到阳光从窗外射进来,落在教室内鹅黄色的课桌上,落在学生们崭新的课本的彩色封面上,反射到衣着整洁、面容愉悦的男孩女孩的脸上,才发现,金色的阳光已经铺洒到了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整个教室已经被一种淡淡的金色浸染过,显得无限温暖祥和。窗外矮山上,原本翠绿的树叶上面也被洒上了一片片金光,在微风的吹拂下不断翻动着那璀璨的光芒。原来阳光格外青睐校园,金色的校园是那么美丽!
校园就是金色的。她不仅有金色的教室、金色的树叶、金色的书本,还有金色的粉笔、金色的声音和金色的心灵。为师者的勤勉严谨、呕心沥血,为学者的孜孜以求、奋力进取,无不在给生机勃勃的校园涂抹上一层璀璨的亮色。在这样明媚温暖的天地间,草木在萌发,花朵在绽放,心灵在飞扬,儒风在流淌。
走进一所洒满阳光的百年老校,我流连忘返。这位历经沧桑、积淀深厚的老者,正以他浑厚的笔法书写着他新时代的篇章。看他的校园,绿荫如盖,花草掩映,楼宇高耸,书声琅琅;看那些师者,伏案笔耕,讲台挥洒,激情昂扬;看那些学子,听说读写、计算论辩,不舍昼夜。金色的朝阳织就的华美纱巾,披系在阳光广场上参加升旗仪式的青少年们的身上;金色的晚霞裁剪的炫丽礼服,围裹在漫步峥嵘山上的为师们的胸襟前,合着校园内洒满了朝阳的楼房、花草,合着校园中点染了晚霞的矮山、小径……哦,我们的校园沐浴在一片金色之中,园中的莘莘学子在那片金色的光辉里酣畅地呼吸着、舒展着,在温暖的润泽中不断获得滋养,一天天地变得健壮强大。
金色属于爱的校园。我有幸从孩童时光就走入这片园地,漫步穿梭,直到步入人生的秋季,这辈子注定与这个园子缘分至深。这是一种幸运,一种幸福,也是一种考验,一种涅槃。我赢了,因为经受住了风雨的洗礼,拨开了偶有的昏暗和雾霾,回味着经历过的快乐和艰辛,曾经的一切都成为温暖的定格。
金色的校园,我人生中重彩浓墨的一笔,我生命中举足轻重的一段,我的人生因为她而充盈丰满,我的日子因为她而收获许许多多的爱和美丽。
青春一中
老师的办公室,每天发生很多美妙的故事,
我悠然地收获着自己的快乐和幸福。
每天进出于整洁美丽的校园,心情是那么的舒畅,但让我更欣喜、备感温暖的是身边人。
燕子是一个留着披肩发,皮肤白皙,个子高挑,一说话满脸就充满笑意、一笑两眼就眯成一条缝的漂亮女孩。我们同一年来这个学校,同在一个办公室,位置相邻,不同的仅仅是年龄。有吃的、用的,燕子常常会和我分享。初到学校,家离学校又远,一时不知如何解决午睡问题,燕子毫不犹豫地让我一起和她住到她的寝室里。看我带来的棉絮不够厚,她就用自己的棉絮为我的床添加垫被;我家人在异地,她经常说些温暖的话来宽慰我;我的牙不好,吃饭慢,她常常耐心地等我把饭吃完。一个涉世不久的女孩能给一个比她年长的同事如此温情的关怀,我的内心常常被一种温暖和感动萦绕着。
燕子不仅善解人意,还谦逊好学,博采众长。重点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她,不仅文笔好,思维敏捷,口齿伶俐,而且善于钻研,乐于请教。她常常会向我这样一个没有多少资历的普通老师请教问题,比如课堂环节的设计、教学论文角度的选择等,和语文组其他老师也有很多探讨。那次校内散文教学比赛,燕子胜出,将要参加市里的比赛,组里的同仁一个个为燕子出谋划策,帮燕子查资料、分析文本、策划教案、随堂听课、修改教案。燕子在市里比赛时,课堂教学组织得自然流畅,文本分析深入浅出,获得了第一名,代表市里到省里参加比赛时又获得了第一。当载誉归来的燕子被人逼着说获奖感言时,她直说全靠大伙帮忙,荣誉应该归整个语文组。燕子就是这么一个谦逊可爱、勤勉向上而又开朗大度的女孩。
在这里,像燕子这么优秀的年轻老师真的太多了。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朝气的群体当中,我常常被一种活泼热烈的氛围感染着,被一丝惧怕自己落人之后的忐忑激励着,被一种不由自主向上的力量推动着。这让我每天精神振奋,每天青春焕发;让我每天都拼搏并进步着!
让我惊喜的还有温馨的办公室。
这分明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家。早上7点赶到时,办公室的门早已打开,雷哥已经把第一壶水烧开。雷哥是班主任,常常是第一个开办公室门的人,他每天要安顿和检查班里学生的早到情况。课间的办公室常常处于喧闹的状态中,只有上课时,老师们才得静下来奋力备课、批改。下课时分,学生交作业,问问题,老师找学生谈话,辅导学生功课,办公室就是一个教育教学的密集化空间。
午休时刻,学生们都在教室里做作业了,此时的办公室异常宁静。忙乎了半天的小葛、小胡老师铺开他们网购来的小折叠床,欢快地叫了声“睡双人床哦”便并排而卧,雷哥在静静地写他的教学博客,阿磊老师用低沉而又浑厚的男中音娓娓地和一个学生说着话,谆谆的教导之语时而钻进我极放松的耳朵里,有很多是当年当班主任的我也曾对学生说过的,很熟悉,很亲切。当那个饱受阿磊老师教导的学生轻轻悄悄走出办公室时,雷哥也写好了教学博客,躺在躺椅上和衣而卧,而我也迷迷糊糊地进入了梦乡。七八个男女,两三个小床,三四张躺椅,几条板凳,都在暖暖的空调室里慢慢地进入了梦乡,直到午睡课结束的音乐声响起,这个温馨的画面才被切换成忙碌有序的格调。
工作到下午四点,饥饿感有时会骚扰肠胃,丽萍老师就会变戏法似地弄出一些零食来:饼干、薯片、苹果,梨子等,见者有份。平时被闲置在家的饼干,到了办公室,和室友们一起吃起来,味道竟然那么香甜。有几次,办公室里鲜熟玉米的香味飘到了门外,引得路过的老师进来探望,原来是雷哥班里的家长送来的自家种的玉米煮熟了。肚子咕咕叫的时候,一人半根热玉米棒捧着咬,那种甜香,真是香到嘴里,甜到了心里。
夜晚的办公室宁静宜人,待在办公室可以做很多美妙的事情:把课备得充分点;把几个状态不够好的学生找来聊一聊,敦促他们改进;上网看看新闻,和老朋友聊聊天,或者写写生活和工作感悟。偶尔把文章投到编辑部,不久后署着自己名字的文章可能会变成铅字,那时,小小的快乐就溢满整个心头。呵呵,在办公室里发生过的美好的故事太多了。
想起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当年的中国在梁先生笔下全然是一个虎虎生威的锐气少年,而今日的一中在我的眼中则如一位儒雅曼妙的少妇,她亮丽而充满激情,丰满而富有韵味,在她温暖的怀抱中,我可以悠然地收获着自己的快乐和幸福。
美哉,我温馨校园;美哉,我青春一中!
汪帅
灿烂又不失儒雅的笑容,满身散发出来的开朗和阳光,
的确让人感觉到一股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的才子气度。
汪帅是我们语文组的教研组长,我们一般称他老汪或者汪老师,但他的学生们喜欢叫他汪帅。
汪帅到底有多帅?据说汪帅年轻的时候的确很帅。我曾无意间在他的电脑里见过几张他年轻时的照片,灿烂又不失儒雅的笑容,满身散发出来的开朗和阳光,的确让人感觉到一股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的才子气度。
我和汪帅熟识已是近10年的事情。这些年里,汪帅的年纪也渐大了,但当年踌躇满志、激情四溢的锋芒依然不曾褪尽,而儒生书卷气和本真质朴的憨气也愈显分明。
汪帅的观念似乎非常传统。他认为古代男女授受不亲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他也认为孤男寡女不能在一起吃饭、聊天、散步,至少他没有这样的习惯,即便同事间也如此。一次,和两个女同事从学校对面的单位食堂吃完饭回学校,其中一个因为有事先走了,另一个便和汪帅开玩笑说:“老汪,我们现在是孤男寡女了,你难道不害怕吗?”汪帅大气地说道:“有什么好怕的!”女同事便开始笑,因为她看到前面有几个同事正朝这边走过来,她怀疑汪帅马上要言行不一致了。果然,等看清走得越来越近的一伙人是他玩得较好的一伙男同事时,他真的有点慌了。那伙人看见汪帅竟然敢单独和一个女老师走在一起,便放开嗓门朝他又喊又叫,汪帅慌忙中就先跑了,扔下那个女老师在后面笑着对他摇头。
还有一次,汪帅说有一个学生家长想到他家拜访他,汪帅慌忙拒绝了,原因是汪帅没有一个像样的家。他的老家在100公里外的小县城里,此处住的是从学校暂租来的旧房,妻子也在老家上班,所以,旧房也没怎么装修,室内仅有的几样家具都很破旧,连床也是那种可以放进博物馆的老爷床。说是有一天,汪帅正酣眠在甜美的梦乡里,突然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地震发生了,汪帅身下的大地突然间裂开了一个巨大的缝,汪帅整个人坠入了万丈深渊,他慌忙喊救命。醒来时,发现自己那张老爷床塌了,自己和床板一起跌落在了地上。
汪帅生活上的随意俭朴几乎可以用“原始”两个字来形容。早在六七年前,学校很多老师就开始买新房,改善居住条件了。几年之后,年老的,年轻的,经济条件好的、经济紧张的,几乎家家户户都买了新房子,唯有汪帅一直住在破旧的出租房里。近几年,学校老师一个个都买了小车,上班既便捷又免去了冬天寒风刺骨、夏天雨水淋湿的愁苦,除了少数没有拿到驾照的年纪较大的老师和几个胆子小拿了驾照也不敢开车的女老师,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有车了。有的一家买了两辆车,夫妻两个各一辆。但汪帅就是没有买,虽然他的驾照早已拿到,但他还是每天骑那辆旧电瓶车,风里来雨里去,到了大冬天就头盔、护膝、棉外套,防冻武装到牙齿。大家忍不住问他为何不买房买车,他憨笑道:“老婆大人不同意,房子么,老家有的。”
有一次和几个老师一起外出培训,汪帅和王老师同住宾馆的一个房间。王老师看见汪帅使用的竟然还是无法上网的旧诺基亚手机,就将自己大屏幕的智能手机给汪帅看,将手机上网的好处一一演示给汪帅,然后问汪帅:“你看到你身边哪个美女老师的手机是不上网的?你不想随时都可以和美女老师们在线聊一下吗?3000块钱,你卡里没有吗?”汪帅于是惭愧地低下头,讷讷地说:“的确是个好东西,回去买一个。”汪帅终于有了一样跟得上时代的东西,那就是王老师说服他买来的手机。自从买了这个智能手机,汪帅的QQ头像就经常挂在网上了。
其实汪帅是个极有激情的性情中人,这一点,他的学生和语文组的老师最清楚。每当他的思维和语文课本上的名家名篇,文言散文,诗歌戏曲链接上的时候,他儒雅而又富有情趣的火花就常常获得激发,并迸发出令人炫目的光彩。
课堂上,汪帅在给学生们讲毛泽东诗词,他一会儿滔滔不绝地讲述毛泽东诗词的写作背景、经过和每一句深厚的含义,一会儿又自己激情朗诵,那恢弘气势震住了所有听者。他的朗诵在学校里很有名气,甚至已经名传异校了。听汪帅朗诵学生们很享受。听汪帅的诗词课仿佛是观看一个艺术家的表演。而汪帅其他的课也同样获得了学生们的钟爱,因为他讲课不守常规,激情四溢的时候就完全跟着自己的感觉走了,哪管它是不是考试的重点,是不是课堂预设的要点。有时,他又讲很多风趣幽默的笑话或故事,惹得学生们笑得前俯后仰,而他自己却依然一本正经。当然,这些都不算汪帅最大的本事,汪帅最大的本事是能让自己的学生考试时分数过硬。虽然上课随性,但他所任教的班级每次考试分数都很不错。
看来学生们叫他汪帅真是发自内心的,在学生眼中,这样的老师就是帅的。
而我们语文组的老师,也是经常沐浴在他文采飞扬的气韵里。当某个年轻老师趴在桌子上打瞌睡的时候,他担心人家受凉,就吟诵《左忠毅公逸事》里的“即解貂覆生”一句,以暗示附近的老师给他盖上,于是一旁的就拿了件大衣,给睡着的轻轻盖上。一起走在去食堂的路上,议论着以“事”字作尾字的书名,汪帅从“往事”到“明朝的那些事”到“早恋的那些事”再到“招生的那点事”,越说越接近时弊,因为当时正处于招生时期,这个题目就很耐人寻味。当某件事情完成得不好,感慨自己似乎江郎才尽的时候,他会带着忧伤而神往的神情念到:“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把一番失落寄托在了《项链》中女主角玛蒂尔德身上,引得办公室的同事唏嘘发笑。
汪帅也有非常严肃、严谨的时候。当他对待女儿学习上的问题时,汪帅表现出来的是十二分的认真。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六年的时间,汪帅一直让女儿在自己的学校就读,女儿每一天的变化,每一分的进步,他都实实在在看在眼里,担心在心里。女儿很争气,最后以高出重点线30多分的好成绩完成高考。为了让女儿填报好志愿,汪帅花了很多心思,当女儿最终与理想中的重点大学失之交臂时,汪帅的鬓发竟然在那个夏天突然白了好多。幸好,女儿又被另一所重点大学录取了,汪帅焦虑的心才得以平歇下来。
汪帅竟然还会唱歌跳舞,不仅会,而且唱得好跳得也好。那天,他的电脑播放着一曲黄梅戏,声音浑厚,字正腔圆。他问我:“听得出来是哪个名家演唱的吗?”我摇摇头,我对戏曲以及戏曲演员的名字知之甚少。他指着他自己轻轻地说:“著名艺术家在此。”我惊叹再细听,果然是汪帅的声音和韵味。关于跳舞,汪帅坦诚:“哎,为以后退休多找一种乐趣啊,唱歌跳舞,不仅能健身,而且还有艺术的成分呢,何乐而不为呢!”
智慧永明
为了让自己不做一个教书匠而不断努力着。不求自己多么响当当,但决不能让自己平庸。喜欢毛老师这样的老师,加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