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淑美老师《从绘本阅读谈亲子教养》网络讲座稿

(资料来源于荷爸亲子育儿总群)

荷爸:

呵呵!时间不早了,也知道大家着急呢,咱就先开场白啦!
大家好!今天又是周五,又得劳烦各位辛苦!首先,感谢意趣出版社的几位老师,给咱们特邀来了今天的讲座专家—-谢淑美老师!就是这本书的作者。
点击查看原图
谢老师是台湾人,所以,今天的讲座需要用繁体字来进行,为了咱这次讲座,谢老师这些天,不但专门组织了讲座稿件,还用了两天时间学习QQ操作,呵呵,真是难为谢老师啦!时间不多,争取一点钟准时交给谢老师!
谢淑美(Carol):——为孩子出版优质绘本的总编辑,亲子畅销书作家。
咱简单介绍一下谢老师,呵呵!
是个既铁血又温柔的妈咪,有两个贴心、可爱的女儿——豆芽和蝴蝶。
是个既叛逆又孝顺的女儿,有一对支持她做所有事的慈祥父母。
现为中国台湾奥林文化和大颖文化总编,坚信温馨、感动、和真诚的出版人。
是各大亲子网站、杂志专栏作者,“父母学习成长教室”和“孕妈妈学习成长教室”讲师。
她善于以图画书及亲子之间温暖、可爱又充满童趣的故事为主轴,带出许多新颖又富于创意的教养新观念,知性又感性。
通过长年不断地演讲及写作,很多老师及妈妈信任她在全世界范围内精选优质童书、图画书的能力,成为她的忠实读者,以她的教养观念为教育孩子的依据。
着有《孩子,我留什么给你》、《这些书可以让你的孩子变第一名》、《寻找快乐的红苹果》、《点滴袋上的画》、《豆芽不上安亲班》、《蝴蝶走走看看》等。
作者博客——(豆芽•蝴蝶•Carol的美丽花园)http://www.olbook.com.tw/blogindex.php
谢老师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664288961
现在,咱就有请谢老师来给大家做这次专题讲座,请大家欢迎!
(鲜花掌声)
谢淑美:
呵呵,大家好呀!真开心今天有这机会和大家分享!这是很特别的经验,在线实时演说,请大家多指教啰!
荷爸:
呵呵,谢老师还专门开动了新浪博客,呵呵,大家翘首以盼呢!
特聘*谢淑美:
好的,我这就开始啰……
在台湾,我时常以类似我们今天交流的主题【从绘本阅读谈亲子教养】的话题和读者分享。再加上做童书绘本的出版工作,每一年我有很多机会到世界各个国家去挑选绘本也顺带了解各式不同的教养理念,这些经验在我教养两个女儿──荳芽(十二岁)和蝴蝶(八岁)时,有了许多反思及观察体验。
我想,爸爸妈妈对于童书绘本的「特效药心理」,在内地应该也不少见吧?
绘本故事里的情节的确有助于舒缓孩子的内在困扰。故事主角所遇见的困境(比如交不到朋友、害羞、不喜欢吃妈妈要求吃的食物),很可能就是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所遇见的问题。
孩子透过阅读故事,理解到自己并不孤单,原来也有其它人和我面临同样的问题,同时参考故事主角所做的反应、解决方式,进而强化安慰自己、寻求解答的能力。这便是我们说绘本故事对孩子是有疗愈作用的原因。
但这样的心理疗愈作用无法在一时半刻发生,需要大量的阅读及时间慢慢累积,终至内化成驱动孩子改变行为的一个动力。有时,是需要几年的时间呢!
如果不把阅读绘本当作是一件那么有目的的事,随性自在的与孩子共读,一起分享阅读的趣味,便会发现为孩子选择绘本的题材可以很多样,几乎任何议题都可以拿来和孩子讨论,收获反而更多呢!
太有目的性的阅读,反而妨碍了孩子的阅读兴致,其实是很不利的。
现在来说说大人吧!绘本是只给三岁小孩CC962看的吗?
绘本的主要读者虽然是孩子,但是,在陪伴孩子共读的过程中,受益的绝不只是孩子而已。更多的时候,透过绘本,我们作父母的,可以看见孩子的心思及想法,让我们有机会反思自己对待孩子的教养方式是不是孩子需要的。同时,绘本也让我们看见自己的教养迷思及可能的调整方向。
我以一个孩子怕黑的情况来跟大家分享──很多孩子怕黑,不敢单独睡觉,对父母来说,这被视为一种不够独立的现象。于是,当孩子说「我怕黑!有鬼怪!」时,大人们最常响应的是──「有什么好怕的?世上根本没有鬼怪这东西!」
完全否定孩子的世界,不仅仅无法解决孩子提出的问题,很多亲子之间的裂痕便是如此不知不觉日积月累下来的。孩子的思维世界和大人截然不同,如果我们无法设身处地的理解孩子的世界,亲子之间日日上演的纷争,自然免不了。
几年前,我出版过一本伊朗画家Anahita Taymourian的绘本,我把书名订为【我怕黑】(Sami’s Fear of Nights),让大家看一看这书的封面──

点击查看原图

此书的封面设计以一个桌面将画面一分为二,上方是实体的世界,我们看到的是小桌灯、小熊玩偶和仙人掌小盆栽,所有的东西都是可爱的、微小的。这是大人看到的世界。下方则是上方那些小东西的倒影,透过灯光的映照,所有的影像全都被放大、变形也扭曲了。于是,可爱的仙人掌小植栽变成了巨形怪兽,张牙舞爪。这便是孩子眼中(心中)的世界。

哪一个是真实的?

在大人眼中,仅是个虚影的怪异影像,在孩子眼中,却是真实无比。孩子眼中的世界也是他们认知的真实。

如果大人无法理解孩子心中的真实世界,自然怎么也走不进孩子心底、看到他们的世界。如此这般,当然也不可能解得了孩子的问题了。

再来说说这故事吧!

这叫卡米的小主人翁,每次要上床睡觉就害怕,爸爸总是会说个睡前故事给他听,安慰他。爸爸讲了千百个故事,依旧无法令卡米不害怕的好好入睡,爸爸已经没有故事可讲了,爸爸在无计可施之下,只好开始告诉卡米一个和以前都不一样的故事。

爸爸说───从前从前,有一个叫山米的小男孩,每次妈妈说完故事、离开房间后,他因为害怕黑夜里的怪物,整个晚上都不敢睡。有一天晚上,突然停电了。山米很害怕,点了一根蜡烛,忽然看到房间里站着一只有史以来最大的怪物!山米吓得赶紧跑向门口,结果怪物竟然也跟着逃走。不管他做什么动作,怪物都跟着做一样的动作。渐渐地,山米发现这个怪物一直在模仿他,看起来也不像会害人,于是鼓足勇气慢慢靠近怪物……

结果当然如大家所料想的,山米发现那些怪物不过是自己的影子而已!山米不仅不怕了,甚至玩起了影子游戏。

聪明的读者一定立刻明白了这怕黑夜怪物的山米就是说故事的爸爸小时候。

孩子们往往以为大人是无所不能、无所畏惧,但这个故事正好让孩子知道,每个大人都曾经是孩子,也跟他们现在一样怕黑、怕鬼、怕怪物,但他们并没有被怪物吃掉,还是安全的长大成人了。

更重要的是,爸爸终于想起自己幼时和儿子一样的恐惧经验。一旦大人忆起了自身的成长经历,其实也就意味着我们终于可以同理孩子、理解孩子的成长困境,站在同一个高度、同一个视野看世界的亲子,哪里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呢?

很多人问我怎么样可以当个称职的好父母? 我总是建议:想想你自己的小时候吧! 你小时候怎么当女儿,现在就这样对待你的女儿。你小时候怎么当儿子,现在就这么对待你的儿子。

不尽然每个人都来自很好的原生家庭。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为孩子创作一个很好的原生家庭。

我一毕业便进了出版公司,前面几年的出版经验都在做成人书,直到我怀了荳芽,开始接触童书、投入出版绘本,也陪着孩子共读。这十几年的绘本阅读经验,令我深深为这些精采美妙的绘本倾倒,我爱读绘本的程度可能不下于孩子们。

直播员-小强:什么是原生家庭?

特聘*谢淑美:你出生的家庭。

我总是说哪!一本好的绘本,应该要让孩子读到一个有趣的故事;但是,绘本里,那隽永的、深富哲理的、值得深思品味的人生的道理哪!是给愿意陪孩子共读的大人们,最好的心灵礼物了。

同样一本绘本,三岁时读,和三十岁时读,体会肯定不同。每一个不同的人生阶段会带给我们对于绘本不同的省思。作为父母的这个时候,应该是对绘本特别有感触的阶段吧!

我们总是希望家长平常心看待绘本效能,不要想立竿见影之效。终究只要扎扎实实的陪着孩子共读,绘本自然会在潜移默化中,带给孩子无数的学习丰收。

那么,父母可以透过绘本可以教给孩子什么?

在我自己运用绘本引导孩子的经验里,我除了用绘本说故事之外,更多时候,我用绘本和孩子讨论各式议题,包含语文表达及书写的能力、自身品格的修练、人我相处的份际、理解世界与世界对应的能力,还有,可能不为大部份家长所重视的艺术教育。大约是教养里、生活里,可能面临到的议题,我都时常以绘本的共读和讨论的方式来和孩子进行交流。

说故事,便是最好的分享了。打从荳芽和蝴蝶在我肚子里,我就开始说故事给她们听了。当时,只要天气好,我就坐庭院里晒肚子(晒小孩)、念绘本故事。孩子出生了,当然继续念,直到现在,即使荳芽已经十二岁、蝴蝶八岁了,每天晚上,我依然或绘本或小说散文的,在她们床畔念书,陪伴她们入睡。在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故事时间里,我和女儿们的感情日日积累,在教养上,她们也很乐意听听我的建议。养小孩这件事,对我来说,因此变得愉快而充实。

听故事应该是件愉快而美好的经验,所以为孩子说故事的气氛营造及时机点的选择也应该是美好的。

有一些家长喜欢在孩子犯错时,拿出针对孩子做错的事的主题进行说故事感化运动,比如孩子说了谎,便来讲个「说谎鼻子会变长」的故事。孩子自然心知肚明是怎么一回事了。时日一久,孩子一见绘本或者妈妈要说故事了,可能会先问:「妈妈,今天我又做错了什么吗?不然妳怎么又要对我讲故事啦?」

故事太说教,往往令孩子失了阅读喜好。

真闹到这种程度,听故事成了一种教训、一种处罚,还有哪个孩子愿意开开心心的听父母说说故事呀?

我的说故事时机是这样的~~

孩子高兴时,我会说一个冒险的、有趣的故事;孩子沮丧、没精神时,我会轻轻的念一段小品文安慰;夜晚临睡前,我喜欢念首诗,助眠。我希望孩子思及书、想起故事,心底脑海尽是和妈妈共享的美好温馨记忆。或许是这样长大的吧?荳芽和蝴蝶都很爱看书。现在,很多时后的夜晚,我们总是人手各捧一册书,静静的读着,也相互为伴。我想,这便是我最最幸福的家庭时光。

今年,荳芽上了初一。功课压力变大了,但是,她依然维持了每天读自己喜欢的书的习惯。

昨天,她准备功课到十一点,我要她睡了。她说:「妈妈,我今天还没看到我自己的书,我想要再看半小时。

涉猎过各式议题及文本的孩子,语汇的累积、书写表达,自然在每日慢慢的累积下丰厚成长。绘本是孩子最初的语文老师,我想,这是最真切的形容了。

厦门直播*七弦:

点击查看原图

静静看了半天,看到这里,出来赞~ 同时也说,类似的情景也是我们家的美好幸福时光。哈,终于看到一个家有中学生孩子的主讲者。

特聘*乔那森:家有中学生和小学生呢哦。

直播管理*田妈:谢老师,那昨天,后来您让豆芽看了吗?

厦门直播*七弦:我们家时有“赌书消得泼茶香”的情景 

特聘*谢淑美:有呀!让她看了,虽然心疼她晚睡,还是同意她看了。

有心推展阅读的家长,不只在家对自己的孩子说故事,有时也很热心的到校园去讲故事给更多的孩子听。

让孩子体会到妈妈对阅读的用心,是最好的身教。

荳芽上小学开始,我便时常利用空闲的晨间时间进班上讲故事。到班级向全班二十几个孩子讲故事自然和在家关起门来跟自己的一两个孩子讲故事不一样,面对二十几个性格、喜好各异的孩子,要能掌控住局面,还要考虑到孩子的阅听喜好,对故事妈妈来说,真是不算小的挑战。

我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些小小的说故事心得~~

听过我讲故事的对象,从三岁的小娃娃到七十多岁的老奶奶都有;我也从最早只对荳芽一个人讲故事,慢慢增加到十几二十个、上百个,甚至上千个。我仔细回想这一路说故事的历程,似乎并没有特别钻研什么说故事的技巧,音调是我平日自然的说话方式,也没有特地演练任何辅助动作,即使我的听众是小小孩,我也很少唱跳(真的也不会)或装童音作效果。我唯一很在意的是--说故事时,我想的都是我的听众。

听故事,本来就是件快乐的事。我有没有让听我说故事的人觉得很开心、很享受这一段故事时间?这是我最最在意的。

听故事的人,才是主角。说故事的我,只是故事和阅听者之间的桥梁。我一直这么认为。所以,我鲜少期望掌控局面,大多时候,我顺其自然。在班级讲故事时,喜欢听我讲故事的孩子可以专心听,我也同意某些不是那么爱听故事的孩子做自己的事,不妨碍其它人听故事即可。

或许是我没打算要求所有孩子都认真听我讲故事,我也很少带饼干糖果之类的零食给孩子当奖赏。

蝴蝶有一次问我:「妈妈,为什么妳来讲故事都没带奖品送我们?」

我开玩笑的反问她:「为什么讲故事给妳们听了,我还要给妳们奖品?妳们为什么不给我奖品奖励我说故事?」

蝴蝶不好意思的笑了。

孩子并不会因为有没有奖品而决定是不是专心听故事,故事时间也不需要考试、评比,我希望孩子很单纯的把心思集中在故事本身,享受故事的趣味、思索故事的意涵,所以,我不想要有其它与故事无关的事物干扰孩子对故事的专注。

我会带进班上,用来辅助我说故事的,一定是和我的故事内容有关联的。

之前我曾经到蝴蝶班上分享了一本我们公司出版的很可爱的绘本--【200个不说话的老爷爷和老奶奶】。

点击查看原图

这是封面~~

故事说的是有一个城镇里住了200个老爷爷和老奶奶,爷爷奶奶们只关心自己在意的事,他们从来不跟别人讲话。整个城镇死气沉沉的,缺少活力。一天,一个孩子无意中把自己的一片海苔给了一位老爷爷吃,爷爷一吃之后,惊讶的说:「好好吃!」

这个小男孩发现这个秘密后,召集了200个小男生小女生分送「说话海苔」给200位老爷爷老奶奶,吃了海苔之后的爷爷奶奶开始不停的说话,进而互相交谈、彼此关心,并且计划对这个原本乌烟瘴气的城镇做一番改造……

这是一个改变世界的故事。以孩子的善意、以一片小小的海苔。我让孩子们一面听故事、一面吃海苔。身历其境。

讲完故事后,故事妈妈问孩子的问题是故事的一部分。通常故事妈妈的伴手礼也在这时候派上用场,答对一题、给一个奖品。我要很诚心的建议故事妈妈们,不要让听故事之后的提问变成考试。请不要问记忆性的问题、请尽量少问有标准答案的问题。这一类封闭性问题的答案不是「对」就是「错」,非黑即白,往往令孩子失去对故事的批判、思考机会,乐趣也自然减少了。

在这个故事结束后,我让孩子找找老爷爷老奶奶们的城镇有了什么改变?他们添加了哪些设施?找到之后,可以继续发表自己对这个改变的看法及意见。这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开放性提问,孩子可以自由的想象、诠释,没有绝对的对与错。

在家里和自己的孩子讲故事也是如此。我很少在故事说完后,问她们记忆性的问题。比较多的时候,我和孩子们对话。我说我对这故事的感触及思考点,孩子们也可以自由自在的说说她们的想法和喜好。最重要的是,当孩子愿意说她们心中的看法时,不管那想法成不成熟,大人都不应该批判或纠正。

倾听和鼓励,会令孩子愈来愈愿意发表和分享。

我们总是希望教孩子,但是,教什么呢?

在华人的世界里,教育一向是偏重在智育的、知识的。对于艺术方面的教育,很明显的不足。在我自己引导孩子的经验里,愈是学校不甚重视的,也就意味着那个区块可能会是教育里很欠缺的,我在自己的家庭教育中,自然要使上更多的力气去补足。艺术教育,对我来说,便是这个意义。

我想聊一聊绘本里的艺术教育~~

在绘本里,图像占了一个很大的部份,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对图像的理解与欣赏,便是一种很直接的艺术教育。很多图像造诣高深的精彩绘本反而不太着墨在情节的曲折离奇,但是,很可惜的便被读者忽略了。

看绘本,应该是图跟文同时进行,才算是完成一个完整的阅读经验。

但是受限于视觉焦点,要同时看图跟文,似乎是不太可能的。因此,在幼儿初期的阅读经验中,我们很推广亲子共读。也就是家长读给孩子听。家长读的是文字,而孩子看的是图像。

我曾经出版过一本韩文绘本숲속재봉사,我订名为【动物裁缝师】。

点击查看原图

这是一本充满无限想象、好玩,最赏心悦目的图画书。翻开这本图画书,读者们一定会被美丽的画面和色彩所吸引。再仔细膲,一张张的图竟是由各种不同的大自然素材所创造、充满艺术感的图画,像是海中的贝壳、各种不同的植物叶子、花瓣、果实……

我让大家看一页内文~~

点击查看原图

读着文字,看着图画,我们这才明白原来天空的鸟儿、深海和浅海的鱼儿、原野及山里的动物和小昆虫,都有他们梦想已久的漂亮衣裳。大家知道森林里住着一位很爱做衣服的裁缝师,于是全跑来请裁缝师为他们制作漂亮的衣裳。

整本书运用大自然的媒材作成的,极富创意。

我时常将这样每一页都美的书撕下一页,裱成画。这是一本没有什么大了不得的情节却美得像画的绘本。透过这样的绘本欣赏,属于大自然的美,已不知不觉深值于孩子内心了。这一类绘本的力量,实虿是不能小看哪!

这样的绘本无形中也培养了孩子的美学素养。

生活,本来就是一种美。我很希望透过绘本的图像,尽早打开孩子欣赏美的心和眼。

这书也是没什么情节的绘本,一般在销售上来说,这样的书都是不受市场欢迎的,不太好卖。

但是,对孩子的艺术教养却绝对是必要的。

做了出版这么些年,时常在选书时很挣扎,陷入两难。因为明白大部份的父母希望即刻有效的绘本,不太在意艺术的教养。

但是,我自己带孩子时,其实也知道什么书是孩子绝对需要的,即便是不具市场性的,应该还是要有人出版。

(直播管理*田妈:赞!)

很多看来较冷门的书,在我公司出版了,便是在一个作为母亲的心情下作出的决定。

再来谈谈绘本里讨论到的孩子的脾气这件事~~

我选择出版绘本,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绘本必须站在孩子的立场说话。

我时常觉得孩子是弱势团体,很多时候,他们没有机会向大人说出他们心中真正的想法或愿望,有时说了也不被重视。所以,我很希望透过绘本,让孩子们表达心声。同时,有机会让家长们理解孩子的需要。

时常有孩子哭或发脾气时,大人们总是认为孩子胡闹,只是喝令一声:「不准哭!不要胡闹!」却鲜少去理解孩子的心意。

点击查看原图

这是一本很有趣的小书。

家有生气小恐龙,这书很有意思,讲一个小男生和妈妈闹脾气的过程。

「不行,我说不行就是不行!」只要妈妈说了这句话,我就开始生气了…….

之后,这孩子开始描述他生气的内在过程……

这是亲子相处时,大人很容易对孩子说的一句话!这句话充满了管教与制止的意味,但换个角度看,谁说孩子不能用他的方式,来表达不高兴、不满,以及讨厌被限制的感觉呢?

这本书从一个孩子的观点来诠释他的生气怒火、他的生气情绪,以及他一连串的微妙心情变化与转折。

故事一开始,是孩子又被妈妈教训了,孩子因而感到身体里有一股生气的能量,有一团熊熊燃烧的火好像要喷出来一样。孩子于是变成了一只喷火的恐龙,他开始到处搞破坏,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把所有玩具都弄坏……

恐龙开始喷出许多恶毒的话来发泄生气怒火,完全没办法冷静思考。

「本来嘛,恐龙本来就不会思考呀!」孩子心里如是想。

恐龙开始六亲不认,连以前最喜欢的泰迪熊、玩具通通都不喜欢了。

「本来嘛,恐龙本来就没有朋友呀!」孩子心里如是想。

恐龙也不接受安抚,爸妈想抱抱他也不行。

「本来嘛,恐龙可是很大只、很强壮的,要抱,可没那么容易!」孩子心里如是想。

恐龙也不吃硬的,连爸妈生气大骂他,他也听不进去。

「本来嘛,恐龙本来就听不懂人说的话!」孩子心里如是想。

小恐龙觉得很伤心、很无助,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于是他开始用力哭,他的生气怒火终于被平息、浇熄了!他又变回那个讨人喜欢的小男孩了。大人问他,到底为什么要那么那么生气呢?男孩这会儿也忘了自己是为了什么而生气,他只知道,自己一定是有很好很好的理由,他才会变成那样,才会变成一只生气的小恐龙!

最最有趣的是,在这本书里,我们从头到尾根本不知道这小孩到底为了什么事和妈妈争执了?

整本书都是小孩在讲他自己生气时的反应和过程,及内心感受。

完完整整的让我们看到一个孩子哭闹下的内心独白…..

请问,作为父母的大家,谁曾经如此细腻的去感受、去教孩子「什么是生气?」、「如果我生气了,又该如何化解?」

这是情绪教育。

又一个我认为台湾教育欠缺,可能内地也如此的教育缺失问题。

我当时讲这个故事时,我妹妹七岁的女儿立刻推推妈妈,说:「这个故事妳应该认真听看看~~」

管理*月夜荷爸:呵呵,在这一点上两岸三地不分家的

特聘*谢淑美:我就这样猜嘛!

孩子也是人,也有权利表达情绪,表达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本书作者借着孩子的「他我」投射,也就是这一只爱生气、到处捣乱的小恐龙,来表达孩子期待自己生气时的所作所为都能够被理解。而父母呢?或许除了给予孩子适当管教之外,也应该充分理解自己的孩子,尊重他也有表达生气情绪的权利与方式。毕竟,快乐时手舞足蹈,生气时宣泄情绪,也是很自然的,不是吗?

再来谈点轻松的吧~~

绘本除了可以拿来说故事、阅读之外,有的时候,我还拿来和还子一起「吃」

是的。吃绘本!

看一下这书的封面──

点击查看原图

又一本可爱又好玩的小书,书名是【要什么有什么面包店】,故事是说狐狸面包师父和他的好帮手小老鼠每天都要一大早起床做面包。他们先把面粉倒进大碗里,再放进所有材料,然后仔细的揉面团。揉啊揉啊揉,揉啊揉~♪,一边唱歌一边揉面团,好好玩喔!最吸引孩子的,应该是狐狸面包师父和他的好帮手小老鼠是可以为客人量身订做面包的。

蛇小姐想要可以带去参加宴会的面包;刺猬妈妈想要可以让爱吵架的儿子相亲相爱一起吃的面包;地鼠画家想要可以促进食欲的面包……不管客人要什么,狐狸面包师父就是能让每个客人心满意足的离开。

看完这可爱的面包书之后,蝴蝶也要求我让她亲手做一条蛇小姐那种「扭呀扭呀蛇面包」。找了一个空闲的下午,我们动手依书上的配方,做了属于我们自己的蛇面包。看起来挺好吃的!蝴蝶还边做边吃了呢!

点击查看原图

   有趣的照片~~

点击查看原图

这是最后的成品。

看来色香味俱全!

尽可能的想象,绘本可以带给孩子和我们家庭的亲子乐趣,绝不仅止于故事而已呢!

哈尔滨透妈:这个我在谢老师博客里见过,这周末也打算试一下,呵呵,我手艺,但关键是享受和孩子做的过程。

乐享直播猫猫妈:看到现在一个体会:一个好妈妈是十项全能

北京直播*浩妈:呵呵,刚才我也有这个想法。

我想补充一下刚刚的艺术教育的部份….. 用一张照片跟大家分享~~

点击查看原图

这是去年我到北京为新书做宣传时,编辑带我参观传统市场时,我拍到一个卖大白菜的小贩陈列他的大白菜的方式。是不是极富美感哪?

当时我远远看着小货车上这一面如诗如画的画面,心里满满是感动,可能是因为这简单的寻常大白菜竟然可以构成如此美丽的画面,或者是小贩努力的为生活拼搏的精神感动了我。总之,那一天的北京传统市场,令我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我回到台北之后,也把这一张照片跟荳芽、蝴蝶分享。当时,一看照片,两个小女孩几乎是同时的惊呼:「哇!好漂亮的大白菜呀!」

生活,本来就是一种美。

我用这句话做结,跟大家互勉。

提问回答部分:

问题一:

关于刚才说到的作息时间,你是如何调解自己的心态的呢,按时休息重要,还是再多读几本书重要呢,还是让孩子自己权衡?

回答一:

荳芽上了初中之后,这个问题势必时常出现。我的处理方式大都是让荳芽自己权衡。

大部份她提出这样的要求时,都是为了要看她自己的书。

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正是对世界好奇、充满梦想的时候,如果她的生活里只剩下教科书,不是很可怜吗?

在她要上初中时,我便跟她讨论过~~要过一个怎么样的初中生活,决定权在她自己手上。

我只是个顾问而已!

所以,我在刚刚开学这两天,感受到她很努力在安排她的时间分配。

不一定尽善完美,但我看到她的努力了。所以,我觉得尊重她、让她自己尝试安排,或者再调整,会是让她继续努力下去的动力。

其实荳芽念的初中也是她自己选的。

让孩子愈小开始练习自己做选择、自己负责。之后,会变成一种习惯,一种本能的能力。

说到这里,再分享一本书好了…..

点击查看原图

这本书名是”我自己会啦!”

就是我们讨论的让孩子自己练习作主。

一打开这本书,读者可以看到驴妈妈总是温柔地微笑着叮咛小驴子该怎么穿衣服、要记得上厕所、该吃饭了等等生活上的事。而一直以为自己已经长大的小驴子也很有自信地认为那些穿衣、吃饭、上厕所的小事他都会了,根本就不用妈妈说。故事进行到这里,相信每一位做父母的一定会觉得这个故事好亲切,因为自己就像驴妈妈一样。相对地,很多小孩子一定也会站在小驴子这边,心里想:「对呀,我就跟小驴子一样,我都知道、我自己都会嘛!」

更精彩的故事还在后头喔。接着,驴妈妈和小驴子遇到了一个更大的问题。小驴子很肯定地表示「要自己一个人去参加小猪的生日宴会,不要妈妈跟去,因为他不是小驴子,他已经是大驴子了!」看到小驴子这样固执、坚持、不听话,驴妈妈虽然担心小宝贝的安全,但是并没有阻止小驴子,和小驴子闹得不愉快,反而说:「对、对!你说的对,我的宝贝大驴子。」「你自己去参加小猪的生日庆祝会,但是要赶快回来喔……」想一想,驴妈妈怎么可以就这样让小驴子自己一个人呢?相信任何一位做父母的都不会这样不顾自己小宝贝的安全的,不过驴妈妈秘密做了一件事──一路静静地跟在小驴子的旁边,静静地看着小驴子小小的身影!

每一页都有驴妈妈的小小身影~~

小小孩会边看书边找驴妈妈躲在哪里?

大的孩子应该可以体会到~~妈妈为了支持孩子独力但内心又纠结着担心的心情…..

问题二:

我儿子五周岁四个月,以前一直没有上幼儿园,这个月6号,我送他上幼儿园,他每天哭闹找借口不去,但我坚持送他去,今天他就一直哭闹不去。我也快撑不住了。

回答二:

要不要继续坚持送他上学是吗? 要让孩子上学,就得忍受几日这样的哭闹。可以跟孩子谈,问他为何不想上学….

五岁的孩子,应该多少可以说出一些理由了。

最怕的是孩子只管哭、妈妈只是无奈或不知所措的一直僵持着。

面对孩子哭闹时,我会建议让他哭一会儿,发泄一下。

正如同我们刚刚提的家有生气小恐龙,生气哭闹有一个进程,先让孩子走完这情绪的过程,然后妈妈自己要很理智的谈。先问他哭过了,要谈了吗?如果要谈了,就不要再哭了,哭了,说什么都听不懂了。要让孩子知道妈妈愿意和他一起解决问题,而不只是要求他听妈妈的话去做。先让孩子理解这个,才有可能开始解题…. 每一个孩子一开始上学都要哭一哭的。但是时间不能持续太久,久了表示他还没准备好上学。

孩子面对一个不熟悉的环境生活上的大变动,会惊恐,需要大人给足安全感,才会往下一步成长。

(鲜花掌声)

直播*叮当*渝:

荷爸有事情要出门,今天我就客串一下,临时主持下。

今天我们非常感谢谢老师给我们做的关于绘本和亲子教育的分享。让我们重温一下其中的经典部分吧。

1、台湾父母对于绘本素材的选择,有很强烈的目的性,大部份的父母希望以绘本作为调整孩子某些行为偏差的特效药。

2、这样的心理疗愈作用无法在一时半刻发生,需要大量的阅读及时间慢慢累积,终至内化成驱动孩子改变行为的一个动力。有时,是需要几年的时间呢!

3、太有目的性的阅读,反而妨碍了孩子的阅读兴致,其实是很不利的。

4、绘本也让我们看见自己的教养迷思及可能的调整方向。

5、如果大人无法理解孩子心中的真实世界,自然怎么也走不进孩子心底、看到他们的世界。如此这般,当然也不可能解得了孩子的问题了。

6、很多人问我怎么样可以当个称职的好父母?我总是建议:想想你自己的小时候吧!

7、一本好的绘本,应该要让孩子读到一个有趣的故事;但是,绘本里,那隽永的、深富哲理的、值得深思品味的人生的道理哪!是给愿意陪孩子共读的大人们,最好的心灵礼物了。

8、我们总是希望家长平常心看待绘本效能,不要想立竿见影之效。终究只要扎扎实实的陪着孩子共读,绘本自然会在潜移默化中,带给孩子无数的学习丰收。

9、在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故事时间里,我和女儿们的感情日日积累,在教养上,她们也很乐意听听我的建议。养小孩这件事,对我来说,因此变得愉快而充实。

10、在家里和自己的孩子讲故事也是如此。我很少在故事说完后,问她们记忆性的问题。

11、最重要的是,当孩子愿意说她们心中的看法时,不管那想法成不成熟,大人都不应该批判或纠正。12.倾听和鼓励,会令孩子愈来愈愿意发表和分享。

12、家长读的是文字,而孩子看的是图像。

13、生活,本来就是一种美。我很希望透过绘本的图像,尽早打开孩子欣赏美的心和眼。

14、教育,应该不需要太用力,引领孩子打开眼睛,看看周遭的生活人事物,一切道理都在生活里。

15、让孩子愈小开始练习自己做选择、自己负责。之后,会变成一种习惯,一种本能的能力。

再次的回顾这些珠玉之言,我们的心底体会到了什么呢?谢老师以她娓娓动听之语,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阅读,对待孩子,相信大家心底已经有一个答案了。不用多说了,再次感谢谢老师的分享。

 

版权声明:

请注意:以上文字,版权归谢淑美老师所有。如有媒体希望刊载,请联系谢淑美老师(新浪微博账号:@谢淑美carol)或乔那森(QQ:20210637;新浪微博账号:乔伊斯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