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种子中英文阅读中心:解读绘本《迟到大王》

最近,绘本接触的越来越多,对于一本重复读的次数也越来越多。看着孩子喜欢,自己也觉得很美。

这个分享绘本的过程,也让我有些感想,想和家长分享。就拿迟到大王这本绘本说起吧。

点击查看原图

绘本《迟到大王》说的是什么内容呢。这本故事绘本通过图画描述一个小男孩因为路上遇到各种麻烦而迟到的故事。约翰帕克罗门麦肯席,每天起早赶晚,却每天出事,不是被鳄鱼吃了手套,就是被狮子咬破裤子。不幸的是,那位龇牙咧嘴的老师从来不肯相信他的话,每天气得直跳脚,还给麦肯席严厉的惩罚!

故事的梗概很简单,但是作者通过图画的来起、承、转、合一个故事,要看到这些每一个页面的读者才能理解这个故事要传递的种种感觉。

有一次,Ella老师给一群小朋友分享这个故事。每个小朋友都很喜欢。故事讲完,孩子高兴之后,妈妈向她提建议说,故事讲完之后要给孩子总结一下。

我能理解妈妈的心情。但是,我更想分析一下妈妈的想法和这本书本身要传递给孩子的东西或者对于孩子来说这本绘本的功能。

首先,我们看看妈妈为什么有这个想法吧。妈妈是传统教育长大的妈妈吧。我们都习惯要总结“中心思想”,都习惯要知道每篇文章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于是,她觉得仅仅讲完这个故事是不完整的,要完整就要总结,要给出点意义来,这才让她的心里觉得对劲,觉得完成了。不然,纯粹玩玩,没有意思的事情,那不是教育。更何况,我要让孩子看书就是要让他从中知道一些道理的,你们笑笑就过,太肤浅了吧。

大人的理性思维也让这位妈妈去追究一个书以外的结果。成人做一件事情通常有很明确的目的,比如看书看了就要有一个明确的效果。也就是我们常常说间接兴趣。

殊不知,绘本存在本身就是对孩子的一个通感的载体,不需要额外的描述和增加。也就是说孩子看书是一个直接兴趣。而真的能让人成为人才甚至家的,都是因为直接兴趣,他们保持一生的狂热和不懈追求的是深深热爱的,而不是功利的东西。

看看这个绘本的视角。孩子在路上遇到的各种奇怪的事情,每次都被老师无情的否定和惩罚。回想一下生活中,我们是否尊重和倾听孩子,当他说出来自他世界的想法和奇遇时,你能否尊重和信任他,是否有同理心去对待他们。我们有一个老师看了这个绘本之后说,我表弟一年级的时候,被问到拿到奖状了没有的时候,回答说,拿到了,但是路上被风吹走了。你是不是觉得他在吹牛呢。那你就是已经在成人世界活得很长时间了。其实,这个书要总结,也是大人总结自己。呵呵。这是孩子的书。

再说这个绘本的结果本身所产生的功能。最后老师被一只毛茸茸的大猩猩抓到屋顶上去了,孩子也不相信地走开了。这个结局让孩子听完之后很释然,很放松,从心理学意义来说,是让孩子得到了释放,心理得到了补偿。因为从画面上看,老师的表情,体型,语言等都是绝对强势的个体,而孩子则是弱势的。老师是绝对正确的,他才是标准这个事实,被作者用一个巧妙的结局推翻了。老师被抓的结局让孩子内心平时对于这些来自成人的强势感的储存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

所以,故事不是要教育孩子以后不要迟到。作者是从小读者的角度来感觉的,注意是感觉,不是所谓的思考。

绘本简单,明确,却又很有意味。

不要说穿,不要点破。

静静地聆听。

我们和绘本产生通感,然后有一种感觉在胸腔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