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骅老师《跟孩子一起成长》专题讲座(网络整理稿)

我感觉,现在很多家长有成长的自觉,也了解一些心理学的常识,比如孩子如果出问题责任在父母;比如父母不能太着急,太焦虑,等等,但是,实际生活中,往往不知道怎么办。

有些父母说,我就是管不住,容易生气!我就是爱担心,爱把事情往坏处想。为什么管不住?为什么爱往坏处想?

我今天要讲的内容,是前些天荷爸跟我说完之后,从积累的资料中整理出来的,主要是两个部分:一个是怎么理解孩子,一个是怎么了解自己。

其实,这两个方面,不过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不了解自己的父母,肯定也不会理解孩子。所以,除了跟着孩子重新成长,父母别无选择。

我们得了解自己,为什么容易焦虑,为什么总发怒,为什么容易讨好人,为什么喜欢说教……

先从一个例子说起吧。我认识一个六岁女孩的妈妈,聊天的时候,这个妈妈总说自己的女儿胆小,她反复说:她爸爸就是一个内向的人,这孩子有点像她爸,幼儿园的老师就说她从来不主动跟别人玩,别人要她的玩具她马上就给别人。我们在家老鼓励她,让她别怕,但她还是很胆小!

我们一点一点慢慢说。这个妈妈的叙述里,首先有个假定:内向、胆小不好,且不说这是不是真的。

性格,从生物层面来说,会有一部分是遗传的,而外向或者内向,是对性格最概括的分类,就好像两极。

绝大多数人都住在南极和北极之间,绝大多数的性格,也都在这两极之间,在这个连续光谱的某个中间位置,有些人偏内向,有些人偏外向,有些偏内向的人,谈到他喜欢的话题时会滔滔不绝,而有些偏外向的人,有的时候也会沉默。性格本身无所谓好坏,关键是每个人是否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活出了自己。

比如,社会上有很多职业,适合不同性格的人去做。精算师,就必须是一个对数字敏感、并且坐得住的人,而做销售的,则必须能把脸皮揣兜里,能经得起别人的拒绝。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比较推崇外向性格,认为这样的人通常敢于表达自我、推销自我,心理免疫功能强一些。但是,也不一定啊。杜月笙,上海滩的大 佬,就说过,胆小的男孩容易成大事。其实,综观历史上的那些伟大的人物,无论是艺术家、科学家、政治家、大多并不外向,他们往往是内省的,向内求的。这也 好理解。一个整天把心理能量、情绪能量洒向外部世界的人,基本上是在人际中寻找实现的价值,这样的人,适合做销售、公关等等。说这些,是因为感觉人们过分 看到了外向的好,想矫枉过正一下。另一面也是想说,人性如此复杂,不能轻易被这些概念捆住。

接着说回那个小女孩。孩子的妈妈,已经给这个女孩贴了一个内向、胆小的标签,并且,贴得很牢固,贴在孩子身上已经好几年了。

我们一起看看,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

1、先定性:这个孩子内向。一个小小孩,性格完全没有定型,一切都在发展中,但妈妈就这样轻易用一个标签给孩子定了型。

2、贴上标签后,爸爸妈妈开始为这个标签焦虑:内向不好。因为焦虑,他们的注意力必然会放在这个标签上,也就是说,他们的视野因为焦虑而变窄 了,他们的眼睛总能发现孩子内向的指标。这么做,就意味着父母用自己的注视,一遍遍地加固着女人的这个标签,最后,小姑娘真的开始内化这个定性,并且,她 准确地领会了父母的意思:自己很内向,这样很不好!

3、她的内心,形成了一个向下的螺旋:更自卑了,也更内向了。

4、父母更加焦虑,不停地提醒女儿:勇敢点,别怕……

5、父母越是提醒,标签贴得越牢……

反过来,我们看看,情况可以是怎样的:

1、就算一个小姑娘比较内向,比较羞涩,但爸妈认为这没什么,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不轻易给孩子贴标签。

2、相反,他们总是从正面解读小姑娘,欣赏小姑娘,并善意地传达这样的信息:哦,你真细心,你真善于观察,你有礼貌,懂得照顾别的小朋友的感受。这些正面的反馈,就是一面面小镜子,孩子通过照这些镜子,通过爸爸妈妈对自己的欣赏,发现自己挺好的,她接纳自己,认同自己,喜欢自己。

3、一个喜欢自己、接纳自己的小孩,怎么会不接纳周围环境呢?她用很舒服的状态与人交往。她能不受人欢迎吗?

4、一个受欢迎的小孩,还用在乎自己话多还是话少吗?她越来越愿意表达自己……

于是,就算她话不多,还让人担心吗?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向上的螺旋。

比较完后,我们会说:孩子的问题,是大人用无知的关注浇灌出来的!

心理学有个说法:每个人的信念,实际上在塑造着他的现实,这就是自我实现的预言。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把这个原理用进课堂,做了个心理学实验,大家可能听说过。

心理学家告诉老师,这个测试能发现那些最有潜力的学生,但结果仅供参考,不能透露给学生。这只是一项新发明的测试,不希望学校因此对学生区别对 待,老师自己知道就行了。实际上,老师不知道,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智商测试,老师更不知道,心理学家所谓的那些有潜力的学生,只是随机抓阄抓出来的。

到了学期末,心理学家回到学校,看到这些学生的英文成绩,比其他学生的进步都大,数学成绩,也有很明显进步。更神奇的,是心理学家对全班同学做了智商测试,发现那些被随机抓阄抓出来的孩子,在这一年里智商有明显提升,并且在此后的长期跟踪中,这个优势一直保持着。

人们通常认为智商是生来就定了的。但是,这个实验结果表明,因为老师的信念,孩子连智商改变了。

所以,信念,就是自我实现的预言。你欣赏孩子的某个潜质,这个潜质就会发芽,感恩,生长,成为现实的能力。

一些父母,只看到孩子表面的,暂时的,展现出来的那部分,并且更多是负面的那部分,而没有看到潜在的,影响更为深远的,美好的那部分。

其实,成人自己都有体验。在一个善意的、欣赏你的环境中,你的工作热情、投入程度,和在一个对付差事的环境中,简直是天壤之别。就人性来说,人最不愿意辜负的,是别人的欣赏和信任。

这个实验接着往下做。心理学家告诉班上的学生,某个老师特别有水平,但并没有让这个老师知道。然后,结果更神奇,学生完成这个老师的作业,完成 得最好,他们给这个老师打分也最高。实际情况是,老师根本不知情!他并没有表现得更好,而学生们却更好了。学生看到老师身上的潜力,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 创造了一个期望看到的现实。所以我们说,期望产生结果!

上面正反两个方面的例子,我想能说明家庭基因是如何复制的。

那些抱怨自己命不好、担心孩子继承某些家族的缺点、特性的人,因为不知道心理动力是如何运行的,越担心孩子的某些方面、那方面就越糟糕。

可以说,有些父母是用自己的能量,浇灌了自己最害怕的东西。{nextpage}

下面,我们说说0—6岁孩子的身心成长规律吧,这是理解孩子的前提。

马格利特-玛勒,是维也纳的一名儿科医师,也是现代精神分析流派——客体关系学派的学者。她和她的合作者,对38个正常的婴儿及其母亲进行了11年临床观察研究。婴儿从1周开始观察,一直持续到36至48个月。

她的观察结果是:

从出生至三、四周的婴儿,基本上处于自闭阶段,大部分时间都在睡眠,只有感到饥饿或其他生理需要时,他才会醒,这是一种本能的反射行为。

出生第五周至第五个月,婴儿与母亲处在共生阶段。也就是说,婴儿离开母亲活不了。母亲以原始的方式出现在婴儿的意识中,婴儿模糊地将她和温暖、饱足的感受联系起来。如果妈妈对孩子的各种需要及时反馈:哺乳、微笑、轻拍、拥抱,孩子看到妈妈面孔时会有微笑反应。

第五、六个月至第十个月,婴儿的视觉系统越来越复杂,他开始探察妈妈的面孔,会把食物送进妈妈嘴里,并越来越体验到和妈妈的分离。爸爸妈妈们都知道,半岁多的孩子开始“认生”了,孩子第一次体验到“陌生人焦虑”。因为婴儿发现,世界的范围,远非他的嘴唇和手指所能触及。

从第十个月开始到第十五、十六个月,婴儿开始爬行,这意味着他能与妈妈分离了,但他依然需要妈妈,于是,当他玩一会儿时,会停下来找妈妈,看到妈妈后,再继续玩。他也开始表现出分离焦虑,即当妈妈离开时,孩子便会哭叫、发怒。

一岁以内的孩子,自己能支配的,主要是嘴巴和手。嘴巴不仅仅吃奶,还有精神层面的意义:通过吃奶,他与妈妈联系在一起。

国外大量育婴堂的研究证实,人天生要有情感的依恋对象,否则,婴儿即使吃饱也不容易存活。

可以说,婴儿吃进去的不仅是乳汁,还是妈妈本身。这个结论,被很多临床儿科医生和精神科医生证实了。

我们马上要出一本书,是日本的育儿之神内藤寿七郎先生写的,叫《爱的育儿书》,他也说到:孩子吃进去的,不仅是奶,还是妈妈本身。

所以,一岁以内的婴儿,内驱力的投注对象主要是妈妈。妈妈的精心养育,使得婴儿获得基本的安全感,反之则会导致基本焦虑。

由于婴儿并不总是能够得到即刻满足,因为妈妈也是人,又有累了、烦了的时候,所以,婴儿常常必须等待,获得延迟满足。逐渐地,婴儿感到母亲并不是自己的一部分,共生关系就逐渐向二元关系过度了。

到了二岁半左右,孩子的语言能力迅速提高,再伴随着神经系统和身体的发育,这个阶段的孩子,特别积极地要和妈妈分开,有一种膨胀的“无所不能感”,妈妈说东,他偏往西,喜欢什么东西都要往起来抱一抱,抬一抬。但当妈妈离开时,孩子会对抗、发脾气、纠缠。

到了三岁左右,孩子通过学习控制大小便,自主性开始发展,心理发育出现早期的逆反。有经验的父母会记得:这么大的孩子,情绪不好时会拉裤子。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大便是孩子行使自己权力的一个工具。通过排便,他表达了对环境的服从或抗争。

到了三岁,孩子会发展出两种成就感:通过自己的独立活动,孩子获得了个体的满足感;通过妈妈持续稳定的养育,孩子获得了内心的安全感。

4—6岁阶段,孩子明确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开始了性别角色认同的漫长过程。这个阶段,孩子内驱力投注的对象开始分化,出现恋母或恋父现象,也就 是我们经常会看到,女儿要和爸爸结婚,男孩要和妈妈结婚。自我力量进一步增强,超我也进一步发展,压抑机制开始发生作用。而求知本能、探索本能开始表现出 来。

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养育,因为妈妈也是人,也有烦躁、忽视孩子的时候,所以,当妈妈能及时满足孩子的需求是,孩子感到妈妈是好的,不能及时满足时,孩子感到妈妈是坏的,这就是最早的、最原始的分裂。

西方有个词叫 good enough mother,中文有人翻译成足够好的妈妈,有人翻译成刚刚好的妈妈,就指的是能及时满足孩子的需求,孩子需要的时候,陪在孩子身边的妈妈。她并不是无时 无刻在关注孩子。足够好的妈妈,会让孩子感到正常的分裂,这种分裂是无创伤的挫折。

还有异常的分裂,这种分裂带有明显的病理性品质,比如下面的两个例子,这两个例子,都来自两个国外的研究案例。

一个叫琼的自闭症儿童,保留有四个月大时拍摄的录相,心理学家对画面进行逐张分析后发现:每当琼试图正面看母亲时,她的母亲总是转身离开她。琼反复尝试失败后,变得日益困惑,并表现出明显的沮丧表情。早在琼被诊断为自闭症之前,这种“凝视回避”已经非常明显了。

还有一个叫安妮的儿童。她六个月大时的录像显示,每当她挺起胸部时,母亲并没有弯下腰来迎向孩子,而是没有反应。这意味着母亲没有对孩子的身体亲密性需求给以反馈。安妮后来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这种异常的分裂体验,是在孩子会说话之前发生的,被储存在大脑杏仁核的部位,不被意识觉察。所以,临床精神病学上有个结论:越是严重的精神病,其种子越可能是在生命的早期埋下的。

上面描述的,基本上是现代精神分析对儿童成长过程的理解。我选择这个角度,一是因为过去的二十年里,我在精神分析上花的时间最多。二是,我曾在北大六院的精神科门诊和儿童病房实习过半年,跟临床心理学家一起讨论过临床案例,感受过精神分析的效果。

但是,我还想多说几句,任何流派都有自己的局限性。相对于生命的成长这个如此复杂、奇妙的过程,任何一种理论,其实都是一种解释系统。

下面说说几个心理学的常识,希望对父母了解自己、做出相应调整有帮助。

先说情绪。情绪,有愤怒、高兴、嫉妒,焦虑、恐惧,等等,是人都要接受自己的情绪,那是人类的本性,关键在于,接受情绪后,下一步该怎么办。

还是先说一个例子。我认识一个司机,这位师傅人很厚道、仗义。他有个女儿,现在上初一。小女孩在北京的打工子弟上的小学,非常懂事,学习认真, 小学毕业被学校推优,进了北京的一所市重点中学,并且分在全年级最好的班。但上次期中考试,考了个全班倒数,在年级排名200多,到了期末,小姑娘经过努 力,考了全班二十多名。考完试后,周末,小姑娘做完作业,放松地看了两天电视。她爸爸看着女儿整天看电视,心里特着急,最后忍无可忍,把遥控器给摔了,冲 着女儿喊:“你给我滚!”

这个爸爸有他的焦虑。他说,女儿只有考进全年级100名,才能直升本校的高中。这样,家里就不用为女儿上高中多花钱。 否则,女儿要么回老家,要么交很多钱在北京上高中,这两种选择对他们家来说都非常不容易。

我跟师傅聊,问他,你天天在外面跑车,辛辛苦苦养家,如果有段时间你累了,或者烦了,在家歇了两天。你老婆见你在家,不出门拉活,说你:“你干 么在家呆着?咱家压力多大呀,你应该从早到晚忙,尽可能多挣钱!” 你心里会怎么想?你是会如她所愿,赶紧跑出去挣钱,还是感到寒心,生气:我一天到晚地忙,她怎么就不知道心疼我?设想另一种情行。如果你老婆说:“别这么 累,身体重要,钱要挣,但不能把命搭进去。”你听了这话,是在家再歇几天,还是因为你感激她,知道老婆心疼你,干活更卖命了?司机师傅说,那当然是第二种 情况了。

为什么,我们对自己的孩子,就做不到呢? 在孩子的事情上,父母反而容易情绪化,就会像上面的爸爸那样,冲女儿发火。但是,他如果知道,自己的焦虑是正常的,但不该让女儿承担自己的这种情绪。

很多父母会说,哎,道理我明白,可我就是管不住自己!

我建议,当你处在某种强烈的情绪中时,让自己离孩子远一点,下楼走两圈,或者逛逛商场。情绪本身是一种能量,是有生命周期的,等它过了最高值后,会自行消退。

逐渐这样自我训练,就能慢慢管住自己的负面情绪。否则,孩子得承受父母莫名的负面情绪,但又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长此以往,很有可能造成孩子的心理困扰。

说到这个学习的例子,我想跟家长分享一下关于脑科学的最新知识。人的大脑不是机器,它是一个肉脑,就像一块肌肉一样,总有疲劳的时候。大人自己有这样的体会,紧张一段时间后什么脑子都不想动。并且,越是曾经高度使用过大脑,它需要恢复的时间就越长。

司机师傅的女儿,并不聪明,她从小非常用功,我想她为了考试肯定非常刻苦。所以,她呆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其实就是让紧张用过的大脑休息。

1998年之前,神经科学家认为,大脑是不变的。我们生来具有一定的神经元,一定的通路,大脑在三岁之后不会改变,不会生长。1998年开始, 神经科学家提出神经可塑性的概念,神经元可以改变,大脑的通路会改变,在我们一生中神经元不断生成,直到我们死去。在很多方面来说,大脑就是很像一块肌 肉,使用它,就会让它不断再生。神经科学家发现,大脑中有数以百万计的神经通道,不同神经元在大脑里连接,大脑使用自己的方式,有点像自然界,大河有宽敞 的河道,小渠有窄的渠道:每次神经元之间发生联系,你的思维模式、也就是特定的神经通路就会增长,就像河流一样,每次有水流过,河流就会变得宽一点,没有 水流过时,也就是神经元不工作时,河道就会萎缩一点。神经通道,因使用而得到扩展,因不使用而逐渐萎缩。

举个例子,记新单词,就是在大脑里生成一条新的神经通路。一次记不住,反复记忆,那个通道就变得越来越深,你就会一生记住这个词,就像在大脑里 形成了一条新的河流,不再是刚开始那样的,一条时断时续的小溪。这个新发现之后,心理学家曾经做个一个实验。让伦敦的新手出租司机,学习伦敦地图。他们发 现,经过学习、记忆地图的这些司机的大脑,负责视觉区域的皮层发生了变化。事实证明,神经真的是可塑的。

我听荷爸说,这个群里的爸爸妈妈,孩子大多在2–5岁之间,那我就大脑的问题,再多说一些。

最近我刚看完李子勋老师的《家庭成就孩子》,书中有一部分内容是:尊重孩子的脑发育。我看后很有触动,跟大家分享一下:

“现在人们对儿童智力的发展,有误区:

误区一:认为左脑的重要性大于右脑。左脑的重要功能有两个:语言功能,抽象思维功能。大脑有3—4亿个神经细胞,儿童出生以后,这些神经细胞都 在等待任务,等待更多的信息刺激。10—15个细胞会形成一种信息反射丛,稳定地处理一个信息,并终身服务于同一个信息。语言的进入,会把孩子脑中天然的 形象思维变成抽象的概念思维,他动用的脑细胞会大大减少,脑力的水平也相应下降。人类的思维从来都是图像的、意识流的,不是言语的。

误区二:智力开发越早越好。市面上大部分早教产品都是针对左脑开发的,这些教育可以增强孩子的社会适应力,却不一定增进智慧。

大自然蕴含的信息是丰富多彩的,是专门为所有的生命系统准备好的。人类不管怎么做都不如带孩子回到自然的怀抱中。

全球有很多国家都在呼吁,不要过早地刺激左脑。我们现在主张,人类文化对2岁孩子的教育和刺激,不要超过1/4的比例,剩下的3/4要在大自然中完成。

我们知道,在音乐中,不管钢琴弹得多美妙,也比不上黄河、瀑布的声响,钢琴永远不能模仿大海波涛的澎湃。 神经系统有一个特征,当它能够用最简单的分类来处理时,就用最简单的,而不用复杂的,比如“这是花”,我们记住了花的概念,就不用记住花本身。这就是言语的使用给神经系统和大脑带来的衰退。”

以上是李子勋老师书中的内容。

说完了大脑。我们接着说父母,想改变,但真不容易。

说一个心理学常识:共情。共情,在心理咨询的实践中,意思是,体会来访者的情绪,不作评判,陪伴他。人本主义心理学有个观点:无条件的积极关 注,对儿童的成长十分重要。通过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孩子感到,虽然他们有错误,有过失,但总是处在被爱和认可的氛围中,而来自父母的爱和认可,完全是无条 件的,不是他们必须努力才争取来的。

心理学家建议,当儿童行为失当时,父母要表明,他们不认可的,是这种行为,而不是孩子本身。

其实,对大人来说,能够被共情的感觉也是很美好的,当你难过、情绪低沉的时候,有人不是挑剔你,而是容忍你的状态、无条件陪伴你,并相信你会好起来,这是不是很美好呢? 学会共情,是父母能够改进的部分。前提是,让自己的心和孩子的心在一起,平等地,而不是高高在上地。无论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怎样,对孩子的行为不要轻易下结论, 不管孩子的行为是否符合咱们的主流世界观。咱们主流世界观里,有多少洗脑的东西呀!其实,人类对自己的了解从来都是有限的,如果不明白小孩子在干嘛,就相信他吧,他一定在干让他高兴的事,说对的事情。生命的成长过程非常神奇,我们学着对不了解的东西保持敬畏吧。 如果以这样一颗心跟孩子在一起,孩子会感受到,他对世界的一切探索都是被父母接纳的,哪怕探索最终是以失败告终。我们不要太在乎结果,大人太在 乎结果了,对孩子来说,探索、付出过程就是学习,对这个过程表示欣赏,并参与孩子的探索,鼓励孩子享受探索的快乐和痛苦,体验成功,承担失败。 {nextpage}

说完了共情,接着说说如何增强父母自己的心理免疫系统。

正面思考,有助我们对抗消极情绪,我们在消极情绪中时,思维变得狭窄,俗话说的,想不开。

正面思考,能把我们带出恶性循环,将注意力、将能量放在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上,进入良性循环。所以,自己情绪不好的时候,注意调整,看个喜剧电 影,跑跑步,找个朋友倾诉一下,从意识和行为上实现转移。这一点,也是父母自己能做到的。如果我们能做到,心胸就会开阔,能量得到释放,对孩子来说,这样 的父母,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成长的土壤。

一项关于运动员的研究表明,56%的成功,是由运动员自己的期望度决定的,也就是他们是否相信自己能做到。所以,爸爸妈妈们,相信自己吧!

我发现,不少妈妈都困在自己曾经犯过的错中,有很深的内疚、负罪感。其实,我们学习、内心成长,是为了更加进一步了解自己、理解孩子,而不是相反。

一个被自己过往的过错困住的妈妈,内心一定是不自由的,首先在心理上她就让自己处于劣势,会把孩子的很多问题归结到自己身上,觉得这是无法解决的。

比如,一个妈妈,是个事业女性,有自己的公司,孩子小时候没管孩子,现在三十九岁了,想法发生了大转变,关了公司,成了全职太太。她后悔把时间 都花在所谓的事业上了。这个妈妈在工作中是个完美主义者,什么事都争取做到最好,现在当了妈妈,也想当个完美的妈妈。孩子四岁的时候,她家保姆辞职,去了 同小区的另一家,她怕孩子痛苦,没让保姆跟孩子打招呼,直接走了,然后她跟女儿说:阿姨走了,去了贝贝家,以后你想她的话,咱们可以去贝贝家看她。后来, 她好几次给我打电话:说女儿想保姆了,嚷嚷着要找阿姨,问我,要不要带女儿去贝贝家看保姆?我刚开始没太明白,这好像不是问题啊,想看就去看,不想看就不 去看。然后我明白了,对于一个完美主义的妈妈来说,总有最好的解决办法,总有对与错。其实,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情之所至的,但这个妈妈,好像不太管自己内 心的感受,也不太明白自己的情绪。因为她的公司是做服务行业的,她可能习惯了服务客户,或者比较倾向于从外部找评判标准。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她这样容易 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后来,女儿上大班后,她跟我说她发现女儿有个倾向,凡事不爱做决定,总爱跑来问她,让她来决定。对完美主义者来说,纠正完美主义的思 维模式很不容易,因为,他们认为幸福就不能偷懒,这两个概念,是水火不容的。所谓的没有痛苦,就没有收获。

心理学有个理论叫拓展-建构理论。这个理论,从形象上说,是一个向上的螺旋。它说的是,正面的情绪是和成功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更好地理解这些品格的含义,这些正面和负面,完全是可以拆开的,我们可以只留下婴儿,而把洗澡水倒掉。

近碰到几个孩子要中考的家长朋友,都是担心孩子考不好,因为孩子都不太喜欢学习,短时间内无法提高成绩。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喜欢学习,但他们的做法却往往事与愿违。越是督促、提醒、批评,孩子越是不喜欢学习,这方面的事例太多了。

这就又回到刚开始讲的那个,自我实现的预言。说来说去,一句话:想理解孩子,得先了解自己。了解自己不容易,改变更不容易,慢慢来,别着急。任何好的改变,都是一点一点发生的,世界上没有捷径,无论对孩子,还是对大人,一样。

想要改变,得有很大的动力。让我们看看正面思维有多强大:我再说个例子。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兰格,哈佛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心理学终身教授。 1979年的实验,找来75岁以上的男人,把他们送到一个别墅,1959年为主题,音乐,杂志,日报,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个年代的。一周后发现,生理和心 理年龄,都变小了。他们在各项测试中,变得更灵活。更强壮,抓握,腿部。记忆力明显改善,智力水平明显改善,甚至,他们指骨间的间隙也变大了。不仅如此, 他们的家庭成员也有同样的评价。视力听力都有明显的改进。仅仅因为一周的,积极的、正面的情境。

无论你认为自己行,还是不行,你都是对的,无论你认为自己能改变,还是不能改变,你都是对的。

今天我讲的就先到这儿吧。

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