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嘴巴里的牙齿课开讲啦
我自从上初中后,就不敢张嘴大笑了,原因就是我的牙不仅大小不一,宽窄各异,而且右边还有一颗长得不好看的虎牙,一笑特别难看。不过,除了觉得不好看外,我倒也没觉得什么。谁知道,现在儿子的牙也长得乱七八糟,带他到医院看了牙科,医生告诉我们,牙长得不好看会遗传,而且大多会遗传坏的那方面!最主要的,牙齿不好不仅会影响外貌,严重的话还会影响身体健康!所以,保护牙齿真的是很重要,很重要的一件事!
其实,牙齿的重要性家长都知道,可对于孩子们来说,因为没有切身体会,任何说教和强迫都只会适得其反。因此,当我看到《张开嘴巴,牙齿学校在里头》这本书时,心里忽然就轻松了,每个孩子在懂事以后都应该看看这本书。
这本书把牙齿比喻成一个学校,牙线是老师,32颗牙齿是学生,另外,还有4名编外的智齿同学。作者精心设计了学校的各个场景,点名、发通知、试卷讲解、做报告,吃午饭、课间休息、讲课、课外谈心、课后作业,这些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场景,看着非常亲切。
作者不光给每颗牙齿起了名字,有牙固有的特征,还赋予他们不同的性格和语言。他们有的爱搞恶作剧,在老师身后贴上“我有口臭”的纸条;有的调皮好动,老师点名的时候还要学狗叫;有的则热心助人,帮助同学拿书;还有的则明显不爱去学校,他们之间还频繁互动,不时你来我往,打打闹闹,没有一刻安宁。书中一个个灵动的小牙齿旁边配上一句个性十足的话,既充实了画面,又让故事变得夸张有趣。看着这些小牙齿们捣乱,小读者的心里一定有一种强烈的代入感吧,哎呀,我在学校就是这样的!嘿嘿,原来还有人也这样啊!
有了这种认同感,书里内容就很容易接受了。牙线老师的课堂就是一场牙齿知识的普及课啊,孩子们能轻易地找出里面爱牙、护牙的知识——牙线老师的点名就是牙齿的颗数和名称,好牙和坏牙的区别,牙齿的构造,乳牙的重要性,不同牙齿的不同作用,蛀牙是怎么产生的,出现智齿应该怎么办,怎样保护牙齿,等等。这些知识本身就是牙齿老师应该讲解的啊,过渡自然,不着痕迹,是情节的一部分。既然孩子们能对牙齿找出那么多不刷牙的理由心领神会,对这些保护牙齿的知识肯定也是心知肚明的。
此外,书中还穿插了牙齿仙女和牙齿乐园以及牙齿的各种趣闻,更增加了读者对牙齿的兴趣。只不过,在中国民间,小孩子掉牙后不是放到枕头下,而是要扔到房顶上。至于为什么,各地的说法也不尽相同,讲到这里的时候,不防和孩子讲讲本地的风俗,如果孩子已经掉了乳牙,也可以把保存下来的乳牙拿给孩子看哟,对孩子来说会更有实际意义。
虽然这是一本不折不扣的牙齿科普绘本,但因为作者的巧妙构思,我们一点也没觉得枯燥和说教,相反还觉得轻松有趣。这一点,和作者的绘画风格和整体的形象设计分不开。
书中除了牙线老师是个卡通人物外,牙齿都是小细胳膊小细腿,样子非常滑稽可爱,有的则干脆是简笔画,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一个小牙人,样子像孩子的涂鸦。
再仔细看,你就会发现,故事从封面就已经开始了。封面左上角是一个牙刷公交车,上面写着“牙齿学校”四个字,窗口里探出小牙齿们的头。最明显的是一个张开的大嘴,里面排列着一个个牙齿,嘴巴里是一个卡通人物,就是后面出现的牙线博士。他左手拿着牙线,右手拿着牙刷。张开的嘴后面是一个牙刷造型的“p”,p后面是字母e和n,构成“open”下面是分别是字母w、i、d、e。其中,i是一个牙膏的造型,d是一个嘴巴的造型。单词下面就是一个橘黄色的箭头,箭头上是这本书的中文名字——张开嘴巴:牙齿学校在里头。箭头下面是这本书的作者和译者。
看出来了吗?这个封面是牙齿们去上学时候的情景。小牙齿们穿插其中,各有各的表演。牙刷左边的那个小牙拿着一本数学书正匆匆往前赶。他的前面,一颗小牙正单手吊在一棵树上玩倒立,书包扔在一边。右上方一颗小牙坐在字母n上,和下边的小牙打招呼,下边的小牙则提醒他该去上学了。他们旁边则是一边说话一边赶着去学校的两颗小牙。字母w旁边探出两颗小牙的头,在偷看一颗强壮的大牙。箭头上也有一颗小牙,一边走一边嘀咕:“我把牙膏丢哪儿?”哦,牙膏就在他书包的上边,已经丢出去了。最可爱的是箭头下边的那颗小牙,离读者最近,他用小细胳膊指着作者的名字说:“都是因为她,我们得去上学!”这种现实和故事相结合的方法,让故事还没开始就吸引了人的目光。
打开前环衬,左边是用微笑的牙齿照片组成的一朵大大的开心花,后边是牙齿排列图。而到了版权页,故事依然在继续,后边有书名的那页,作者的名字则写在了牙膏上,依然有几颗小牙在叽叽喳喳。乃至到了封底,是一排小牙正在唱校歌,还顺便“抬”出了书的价钱,画面和书的信息完美融合,一点也没浪费!
牙齿对于我们来说是如此重要,牙线老师的课又是这么丰富生动,还等什么,快带上孩子一起来上牙齿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