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之间写故事

点击查看原图

在看《大魔术师胡迪尼的盒子》之前,我只知道那个上过春晚的刘谦演魔术挺厉害的,并不知道原来还有一个这么伟大的魔术师曾经存在过。

毋庸置疑,这本书讲的是大魔术师胡迪尼的故事,但又不仅仅是胡迪尼的故事。故事一开始是从小男孩维克多讲起的。他喜欢魔术,梦想成为一个魔术师,一个像胡迪尼那样伟大的魔术师,但总是不能成功。后来,他有幸在火车站遇到了胡迪尼本人,并得到胡迪尼的承诺,会给他写信,并告诉他魔术的秘密。在急切的盼望中,维克多终于等来了胡迪尼的来信,并迫切地赶到胡迪尼的家中去求教,结果等来的却是胡迪尼去世的消息。胡迪尼的妻子看了信后,交给维克多一个写着字母的盒子。维克多把盒子拿回家,却怎么也打不开,认为这根本不是胡迪尼本人的盒子。一气之下,他把盒子扔在了阁楼,再也没提起过。直到很多年后,他在胡迪尼墓地发现了胡迪尼的真实名字,才想起那个被他扔在阁楼里的盒子。

故事跨越的时间很长,从维克多十岁开始,到最后他已经成年,并有了自己的孩子。在这期间,胡迪尼正面出现的次数并不多,只在维克多去姨妈家的火车站上出现过,并说过几句话,再出现已经是万圣节他去世的消息。但他的影子和影响却一直都在。他出现的次数越少,越能引发读者对他的想象和猜测。维克多是故事发展的明线,胡迪尼是暗线,他就像影子一样,时时提醒着维克多和读者,他一直都在故事里。

对于儿童绘本来说,要想讲清一个人的历史并不容易,何况是一个有那么复杂经历的大魔师的历史。作者在创作缘起里说,这本书本来是一个“跟胡迪尼有关的东西”的作业。也就是说,他的本意是想写胡迪尼的,但怎么写才能让故事更生动,更吸引人呢?作者避开了从胡迪尼出生、成长、演出、死亡的过程这样一个叙述方式,而是换了一个角度,虚构了一个名叫维克多的小男孩,通过他的故事给我们营造出一个神秘的胡迪尼的形象,并给我们展现出一个充满奥秘和刺激的魔术世界。

 这个故事看似简单,仔细琢磨却不像一般儿童绘本那么好理解,因为故事里虚虚实实,互相融合,在扑朔迷离中让人难辨真伪。比如,小男孩维克多是虚构的,胡迪尼的魔术成就是真的;胡迪尼确实是在万圣节那天去世的,却发生在底特律而不是纽约,胡迪尼的墓地是真实存在的,关于胡迪尼的盒子一说也有相关报道,并且,作者对此深信不疑。如果你注意读故事后面的文章你还会发现,就连那些图画也都有实物的影子,比如胡迪尼的墓地、胡迪尼的夫人的样子等。他把这些信息糅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并用炭笔素描的方式营造出一个光影不断变化的氛围。

故事我虽然看完了,但仍然有很多疑团没有解开,比如,作者设计了胡迪尼的盒子,把它交给了那个叫维克多的小男孩,但真实的胡迪尼的盒子去了哪里了?我们还能不能看到它呢?维克多真的看到盒子里里的东西了吗?那上面都有什么呢?从故事的内容看,维克多确实从大皮箱里逃脱出来了,但仅此而已吗?再比如,一千个秘密正等着你,这些个秘密是什么?是单纯的魔术的秘密还是另有所指呢?我不得而知。

看完了故事,我却觉得关于胡迪尼,关于魔术,我的了解才刚刚开始,就好像一个大幕才揭开了一个小角,外面还有一个更大、更神秘的世界等着读者去发现、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