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中学教子

点击查看原图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对于心理学我一窍不通,不仅不通,私下还觉得,这是一门很玄的学问,大致和民间的巫婆差不多,说好听点心理学就是读心术,基本上,非专业人士不可能懂。偶尔看到一本心理学的书,大段大段的理论依据,诘屈聱牙的术语,看了以后让人在崇拜的同时不禁敬而远之。这样的书,还是好好供着吧,和咱老百姓 的距离实在太大。

但是,行业你可以自由选择,可父母这个行业却没得选择,而且还没有固定的课本和课堂可研习。很多父母都是秉着大无畏的精神,摸着石头过河,走到哪里算哪里的,实在不行,还有中国老祖宗留下的那句话“棍棒下出孝子”,于是乎,就有了“虎妈”“狼爸”风行一时。

我不想做虎妈,儿子的爸爸也没有当狼爸的资质,可家里却有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天天都有层出不穷的问题让你担心。俗话说:“七岁八岁讨人嫌”,这个时候刚刚上小学,说不懂事吧,他知道点了;说知道吧,他又没那么大本事。在无数次耳提面命,唠叨无效后,我只有祭出最后的法宝——嚷!犹如河东狮吼过后,孩子当时倒是因为惧怕,乖乖地按我说的去做了。可长久下来,我发现一个问题:本来看着挺细嫩的一个孩子,一说话必嚷,有时候在外边也拧着脖子瞪着眼冲我嚷嚷,让我在没面子的同时,不禁反思,孩子成这样,我这个当妈妈的是不是也有责任呢?我到底该怎样和孩子相处,什么样的教育方法更容易让孩子接受呢?

真是及时雨啊,正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我收到了这本《傻笑着读懂亲子心理学》。看到书名的第一眼,不知怎么就想到了傻瓜相机。没有摄影技术的人也能照相了。傻笑着就能看懂的书,应该不会很难吧?心下就先松了一口气。翻开书一看,心里的那块忐忑的大石头真正、彻底地放了下来。一页书中没几个字,再也不是那种让人望而生畏的大段的理论了,而是那种看着特搞笑的漫画。内容上也不再是和普通读者距离甚远的什么心理学的发展啦,起源啦,成就啦,未来啦的大命题,大方向,而是父母特关心,特感兴趣的,眼下的实际问题。分了几个很现实的版块——性格心理学改变孩子性格,学习心理学有效提高成绩,对话心理学解读孩子的内心,人际心理学让孩子的人缘更好。这几个方面估计没几个父母不挂心。光看这目录就够吸引人的。

当然光有吸引人的版块是不够的,关键还要看内容是不是有说服力。文中的每个观点既有相关的心理知识,也有生动的案例作为说明,还有看起来傻傻的可爱的插画调剂,里面的对话框更是画龙点晴。利用插画来说明问题真是个聪明的办法,看着生动活泼,容易接受,而且能省下好多笔墨。里面当然也有专业的术语,但是,这些术语不是很多,有的时候,会在对应的页数用小方框画出来,做出浅显易懂的解释。因为没有了那种让人紧张的因素,用轻松的心态看下来,能更容易接受作者的内容。

我在看书的时候,一边看一边感慨,天哪,我竟然在不知不觉间犯了这么多的错误!作者明确指出,称赞的时候不要一边夸奖一边唠叨。如果乍一看的话,我心里还会不以为然,怎么会一边夸一边唠叨呢。看了漫画中那个粉色妈妈的对话框:谢谢。所以上次要是也这样做了,该多好啊!是吧?我的汗哪,瀑布地流啊,平时这样的话说的很多啊,甚至会把孩子很久以前犯过的错误都扒拉出来,以期让他总结教训。殊不知,这样的唠叨会让孩子很不满。我原来竟然还以为这是很好的一种总结方法呢。在看“就一件事反复提醒,只会降低说服力”这个观点以前,我一直固执地认为,小孩子嘛记性差,不反复提醒,他们是不会记住的。所以,在生活中,我就一直唠唠叨叨,反复就一个问题说,看了书中那个比较的图标,我这才明白,为什么我反复强调的问题,孩子并没有明显的改进!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教育好孩子,就必须要懂得孩子心理,要想教出好孩子,就要有理有据,不能光靠那点仅有的父母优势。所以,这本书还真是既治标又治本的好读本!

另: 此文发于《贵州都市报》2012.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