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讲科普孩子才喜欢

科学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最美好和最需要的东西。                      ——契诃夫

 

  今年1月份,一位当老师的朋友告诉我,教育部发布了关于《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通知。新课标主要体现在将小学科学课程实施年级由原来的三至六年级修订为一至六年级。看着她愁眉苦脸的样子,我不解地问:“这是好事啊,这说明国家对儿童科学启蒙教育日益重视啊!你这是什么表情啊?”她解释说:“好事是好事,可是对小学生来说,一些科普知识不太容易讲明白,说深了不懂,说浅了又说不明白。”

  听她这么一说,我想起上小学的时候,自然课老师给我们讲风,提出一个问题:“北风向什么方向刮?”全班二十多个孩子,除两个孩子外,均大声回答:“向北刮!”我到现在还记得老师给我们解释正确答案的样子,很是费了一番口舌。好多同学在老师的解释下,纷纷点头表示懂了,只有我一直蒙圈中,但又不好意思说没懂,就那么混过去了。

点击查看原图

                   科学怎么讲?形式很重要

   现在回想起来,老师根本就不用解释,只需随手拿起一本书,对着学生轻轻一扇,所有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简单、直观、有效果。看来,科学怎么讲,讲的形式非常重要。

   这让我想起最近央视少儿动画剧场正在热播的一部科普动画片《平博士密码》。这部动画片讲述了天才发明家平博士和朋友们乘坐飞行球去探险,途中遇到的一系列惊险而精彩的故事,而科普知识就被作者巧妙地融入到了故事中。

  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都是圆溜溜的,圆圆的身子,大大的眼睛,短短的腿,却又有各自的特征——小兔子有长耳朵,小鹿有角,刺猬浑身都是刺,看上去可爱极了。和形象对应的是动物们的性格,兔小跳大条乐观;猥小弟沉稳冷静,鹿博士知识渊博……这些小动物凑在一起,趣事不断。曲折有趣的情节带动科普知识的不断深入,让讲解自然生动,避免了一般情况下讲解的枯燥乏味。

点击查看原图

                      动手又动脑,孩子兴趣高

   同时,动画片中还有有趣的小实验,可以让孩子们亲自验证一些科学理论。可千万别小看这些小实验,它不仅能培养孩子们动手动脑的能力,而且还能进一步提高孩子们探索科学的兴趣。我到现在还记得第一次看到老师点亮闭合电路中那盏电灯时的惊奇和感叹。一些简单的定理,就像动画片中的阿基米德定律和伯努利定律,放在小实验中一目了然。把理论变成实践,验证过后,印象更深刻!

   动画片中涉及到了物理知识、自然知识、生物知识、化学知识、天文知识等,有些知识点即使在我看来也不简单。这时就充分显示出了电视的好处,那就是直观性。一些微观、抽象的知识可以用影像形式表现出来。如,基因啊、黑色素啊,纳米啊,看不见,摸不着,动画却可以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孩子面前,让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

点击查看原图

                         知识和思维,一样不能少

给孩子们讲科学,不仅要教给他们知识,还要教给他们科学的思维方式,引导孩子们热爱科学,激发他们探索世界的兴趣,让他们学会“观察、试验、分析”的科学工作常用的方法。讲课和动画片的最终目的应该是殊途同归的吧。

我把我小时候的故事和看动画片的心得讲给朋友听,朋友听后笑着说:“你这说着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需要老师们更用心备课才行啊!”是啊, 科学知识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枯燥和深奥,只要用对方法,科学也能变得好玩有趣,也能让孩子全情投入!这个不只是老师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个大人的责任!

动画片链接:http://www.iqiyi.com/v_19rrabo3zo.html#vfrm=1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