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玩诵本系列之孟子(玩诵本)

国学诵读本中的翘楚之作,配合传统文化进课堂师生诵读需要,采用大字、双色印刷。对通假字、易错字、难读字及生僻读音独创拼音反白形式,进行重点标记。附录内容丰富。著名儒家学者杨汝清先生主编并亲自示范诵读,扫码可听。孔子后人孔德墉先生题写书名并审订全书内容。

国学玩诵本系列孟子(玩诵本)

 
点击查看原图
    
  
一、特点
 首本《论语(玩诵本)》正式入选《全国图书馆推荐书目(2014~2015年)》
 
  1、依据权威底本,国学名家主编
  2、孔家后人认可,同类书中最有特色,错误率最低
  3、独创诵读本拼音反白形式,难度难辨易错字一目了然,让经典学习轻松好玩
  4、全书及每篇同步设有诵读录音二维码,杨汝清先生亲自朗诵
  5、《孟子(玩诵本)》全面校订了同类诵读本中的拼音及句读错误 
二、基本信息
ISBN:978-7-5180-1557-3
定价:40.00元
开本:16开 双色
印张:21.5  丛书名:国学玩诵本系列
总页码:344
作者:杨汝清
出版日期:2015年9月
出版单位:中国纺织出版社
上架分类:国学经典·诵读
三、内容简介
   《孟子(玩诵本)》以朱子(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底本,对难读难认字的注音重点标记,标出通假字,强调易错读音,标注古今音(读为今音,注释体现古音)。同时,精选先儒的经典注释作为脚注,并将《孔子圣迹图》、《孟子圣迹图》相关图片作为插图,将《孟子》相关的重要历史文献以及人名表、地名朝代表作为附录,便于读者品味玩习。
  
四、作者简介
  杨汝清,字杭之,号水木心斋。著名儒家学者。
  苇杭书院山长兼儒家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客座研究员,美国旧金山燕京书院导师,南京国学联盟导师,幸福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文化大使。
  2006年创建民间公益网站——华夏礼乐网(亦名“礼乐中国”)。
  以儒家文化志业和民间公益事业为念,奉守“以儒家解释儒家,用经典诠释经典”的治学理念,立足先秦儒家原典,系统研习《孝经》与“四书”,深入探求儒家核心价值。长期致力于儒家思想的修习传承,孝道与礼乐思想的研究与传播,现代社会治理理念及制度的思考,学堂书院制度、蒙学教育以及民间公益理念的研究、探索、实践。
  著有《大孝至尊——〈孝经〉与成功人生》(讲座音像),《〈孝经〉与成功人生》,《论语(玩诵本)》,《孝经 大学 中庸(玩诵本)》,《道德经(玩诵本)》。
五、 媒体推荐
作为“苇杭文库·国学玩诵本系列”之一,本书延续了《论语(玩诵本)》一书的全部优点。经典需要传承,孟子传承了孔子,我们应该传承孔孟,希望更多有识之士借助这套书,走进经典,体悟圣人智慧。“四书”已经进入高中课堂,这套书的出版恰逢其时,对学生们学习传统文化将是个很好的帮助。
                                      ——孔德墉(世界孔子后裔宗亲联谊总会会长)
“苇杭文库·国学玩诵本系列”越做越精,越做越好,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在这套书中,我尤其赞同“玩诵”这一概念,从严肃的角度看,这是一项正本清源的工作。作为当代人,应该把读古书、诵经典看作一件更加风雅和时尚的事情,因为经典不仅可以使身心受益,而且会开启智慧。希望这套书能让更多读者看到、用到。
——钱逊(著名学者、清华大学教授)
自孔子没,独孟子之传得其宗;后人观孔子之大道,必自《孟子》始。盖孔子立其大者,孟子言其门径。杨汝清先生所编之玩诵本,文简而义正,其为登孟子之堂之门径乎?
——姚中秋(秋风)(著名学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弘道书院院长)
 
《孟子》实为人的身心之学,他以“正命”之观对待人生的莫测之命运,于言辞机锋中正本清源,行天下之大道,立天下之大本。自然而澄净,浩然而坦荡。走入孟子便可走入堂堂正正的儒家。吾友汝清所编《孟子(玩诵本)》于兹有助焉。
——余世存(著名学者、思想家)
六、编辑推荐
  
 1、著名儒家学者、苇杭书院山长杨汝清先生倾情主编
 2、孔子后人、世界孔子后裔宗庆联谊总会会长孔德墉先生亲自题写书名并审订内容
 3、清华大学钱逊教授、著名书法家金德年教授、著名学者秋风教授、思想家余世存先生郑重推荐
 4、目前市场上最有创意、错误率最低的国学诵读普及读本,附录内容全面、丰富
 5、全书及每篇同步设有诵读录音二维码,杨汝清先生亲自朗诵,方便读者通过扫描二维码收听
 6、正文独创拼音反白形式,难度难辨易错字一目了然,让经典学习轻松好玩
  7、本书为方便读诵,正文部分皆注音,采用大字体。注音与文字分色套印
  8、本书注释精简,同时精选《孔子圣迹图》《孟子圣迹图》相关图片作为插图 
 9、本书为“苇杭文库·国学玩诵本系列”之一种。“苇杭文库”是苇杭书院与中国纺织出版社携手打造的一个致力于普及与推广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苇杭文库”坚持“立足学术,回归民间,追溯本原,服务当下”的立场,恪守“述而不作”的文化传统,择选古代典籍中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并为当下社会所普遍关注的经典,辅以具有代表性的注本,对句读、读音、义理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与思考,精心校雠,并将成果奉献于社会。
 10、国学玩诵本系列侧重于对经典的“玩习”与“读诵”。“玩习”着重于对经典思想的玩味习得,通过对历代重要注本中重点字词注疏的品味,对与经典相关的图籍的欣赏,对与其关系密切的重要文献的泛览,提高读者对经典的认识,加深读者对经典的了解。“读诵”着重于对经典读音的厘定并区别形音义,通过对古今音的变化与通假字以及易错难读字音的重点标识,便于读者正确掌握,初步奠定阅读经典的基础。
  
七、目录 
卷一 梁惠王上………………………………………………………………………………………..1
卷二 梁惠王下………………………………………………………………………………………21
卷三 公孙丑上………………………………………………………………………………………45
卷四 公孙丑下………………………………………………………………………………………67
卷五 滕文公上………………………………………………………………………………………87
卷六 滕文公下…………………………………………………………………………………….107
卷七 离娄上………………………………………………………………………………………..129
卷八 离娄下………………………………………………………………………………………..149
卷九 万章上………………………………………………………………………………………..169
卷十 万章下………………………………………………………………………………………..191
卷十一 告子上………………………………………………………………………………………..211
卷十二 告子下………………………………………………………………………………………..231
卷十三 尽心上………………………………………………………………………………………..253
卷十四 尽心下………………………………………………………………………………………..275
题记………………………………………………………………………………………………………….297
附录一 《孟子》序说……………………………………………………………………………299
附录二 读《论语》、《孟子》法…………………………………………………………….302
附录三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节选)…………………………………………303
附录四 《孟子》人名表………………………………………………………………………..304
附录五 《孟子》地名、朝代表……………………………………………………………..316
八、前言
 
  《孟子》是孟子晚年和弟子们共同完成的一本书。它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思想,由孟子经过精心结纂汇编成书。南宋的朱子将其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经典,与《大学》、《中庸》、《论语》并列为“四书”。
  孟子名轲,字子舆(一说字子车或子居),生于约公元前372年,卒于公元前289年。战国时期邹(今山东省邹城市)人,幼年丧父,其母仉(zhǎng)氏三迁择地,断机教子,培养了这位孔子之后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被后世敬称为“亚圣”。孟子提出“仁政”、“王道”学说,主张“保民”而王天下,反对霸道;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明确提出“人性善”的观点以及人性的“四端”说;认为人人都有“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孟子一生经历与孔子有诸多相似之处。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先后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但其“仁政”学说在当时以攻伐为贤、尚力不尚德的时代背景下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晚年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万章等人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列女传》载:“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子思,遂成名儒。”东汉赵岐《孟子题辞》也说:“孟子生有淑质,夙丧其父,幼被慈母三迁之教,长师孔子之孙子思,治儒术之道,通五经,尤长于《诗》、《书》。”但从年代推算,此说应不可信。《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司马迁此说当有所据。尽管受业于子思子的说法并不可信,但孟子的学说的确受到了子思子的影响。所以,荀子把子思子和孟子列为一派,这就是后世所称儒家中的“思孟学派”。
  孟子的思想体系与孔子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孔子传至曾子,曾子传至孔子的孙子子思子,子思子再传至孟子并逐渐形成“思孟学派”。唐代韩愈在《原道》中也阐明了孔子与孟子的思想传承关系,他说:“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孟子也自认是孔子的私淑弟子,他说:“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
  《孟子》也是《论语》的思想延续,在儒家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正如程子(颐)所说:“孟子有功于圣门,不可胜言。仲尼只说一个‘仁’字,孟子开口便说‘仁义’;仲尼只说一个‘志’,孟子便说许多‘养气’出来。只此二字,其功甚多。”又说:“孟子有大功于世,以其言性善也。”“孟子性善、养气之论,皆前圣所未发。”
  《孟子》全书共七篇——《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十四卷。全面论述了孟子的“仁政”说、“性善”论、“存心”、“养性”、“知天”等思想。作为辩论对象,还保存了杨朱、许行、告子的思想材料。同时,孟子的“义利之辨”、“王霸之辨”、“人禽之辨”、“夷夏之辨”以及“推恩”、“保民”的思想,乃至著名的“民贵君轻”思想,都是在孔子“仁”的思想基础上继续发展的具体表现。
  《孟子》成书后并没有得到“经”的地位,《汉书·艺文志》将其列为儒家部子书,入《诸子略》。但据赵岐在《孟子题辞》中记载:“孝文皇帝(即汉文帝)欲广游学之路,《论语》、《孝经》、《孟子》、《尔雅》皆置博士。”此时的博士被称作“传记博士”,《孟子》依然没有“经”的地位。到五代十国时期的后蜀时,后主孟昶命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是《孟子》最早被列入“经书”的记载。直到南宋孝宗时,朱子把《孟子》列为“四书”之一,《孟子》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元、明以后“四书”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孟子》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了。
  《孟子》的经典注本为朱子的《孟子集注》,与其所注《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章句集注》。其他重要注本有东汉赵岐注、北宋孙奭 疏的《孟子注疏》(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本),清焦循的《孟子正义》等。
  经典是可以点亮人的灵魂的。无论《论语》还是《孟子》,都是我们生命永恒的指南与启迪。北宋龟山先生杨时说:“《孟子》一书,只是要正人心,教人存心养性,收其放心。至论仁、义、礼、智,则以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为之端;论邪说之害,则曰,‘生于其心,害于其政’;论事君,则曰,‘格君心之非’,‘一正君而国定’。千变万化,只说从心上来。”正人心,化风俗,皆从经典开始,无论亲炙私淑,还是思接古人,都离不开经典本身。儒家之学是生命之学,儒家之道是孔孟之道。尽管孔孟的思想是我们永远无法企及的,我们也可以从他们传世的经典中找到成长的真谛和生命的价值所在。
  此次编订《孟子(玩诵本)》所依据的底本是朱子《四书章句集注》 本,这不仅仅是考虑到朱子本的准确性和权威性,更是因为朱子对儒家思想的理解远超历代诸儒,对后世儒学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甚至受其深刻影响的韩国、日本,对其评价之高远超当代的中国。即使稍有学术上、义理上的争议也无伤于其在儒学思想上的价值与地位。 本书同时也参考其他经典注本,并将重要版本差异出注,以便读者参照阅读。 
                 
                                                    杨汝清
                                            乙未年(2015年)夏 谨识
  
 九、文摘
  
  卷一 梁惠王上
  凡七章。
  
  导 语
  
  《梁惠王上》篇共7章,本篇以“义利之辨”为开篇,深刻地阐述了孟子的“王道”思想。为政者以义为先,与民同乐,重视民生疾苦,不以征战为乐事,发政施仁,养民以惠。为梁惠王、梁襄王、齐宣王深入阐释了儒家的“仁政”思想可以带来的利国利民的美好前景。逐步引导他们放弃以逐利之心治理国家和以武力征服树立威望的不仁行为。初步体现了孟子对“民本”思想和天人关系的思考。
  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常防其源也。故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孟子、史迁之忧足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