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真你就赢了》

一认真你就赢了

● 北大才女李若辰成长记录,一本书教你从中等生炼成优等生 ● 31条贴心中学生活建议,陪你成功度过人生关键期 ● 著名教育专家、作家尹建莉真诚推荐 ● 做认真的人,走成功的路

      点击查看原图                

图书基本信息: 作者:李若辰 著

出版社:接力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1 定价:28元                                                                 畅销书作家刘称莲之女李若辰出新书 高中三年《一认真你就赢了》

  畅销书作家刘称莲一位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因出版《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构筑爱的边界》和《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一起吃“苦”的幸福》等畅销书,倡导的陪伴教育理念一直以来都得到了业内专家的认可,成为中国“榜样妈妈”。陪伴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女儿李若辰也将自己的成长故事集结成书—-《一认真你就赢了》11月由接力出版社出版。   随着九月份开学季的到来,又一批莘莘学子加入了备战高考的大军中。高三的日子在过来人的眼中常常是 “恐怖”和“紧张”的,然而刚刚经历了高考且被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同时录取,最终进入北大中文系就读的李若辰却不这么认为,在她的新书《一认真你就赢了》中,她形容自己的高三生活“既好学也好玩”,一直自诩为中等生的她“一哆嗦就成了北大众多的小弱一枚”。这样的高三生活不禁让读者好奇这个女孩对于学习、生活到底有怎样独特的见解。   《一认真你就赢了》是李若辰对自己高中生活的回顾和感想,刚刚走过这段日子的她想借这本书对即将进入高三的师弟师妹们说说私房话。在该书中,李若辰从自身的经历写起,写到了自己高三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高三有读不完的书做不完的题考不完的试,该怎么合理安排时间?父母让自己把全部心思放在学习上,学校老师疯狂地布置作业,自己累得身心俱疲,该怎样处理三方面的关系?迫于学业的压力,恋爱常常在地下进行,友谊在竞争的前提下面临多重考验,该如何兼顾学业和感情呢?想进理想中的大学,但现实却很残酷,该如何填平理想和现实之间的鸿沟呢?   《一认真你就赢了》可谓是若辰与小读者的“知心”分享,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心贴心分享“如何过好校园生活”的“独家秘方”,若辰用自己的故事告诉师弟师妹们忠于现实很重要,但也要勇于实现自己的理想,敢于承担该负的责任,过一个无愧于心的高中生活。

 

关于作者:   李若辰,1993年7月出生于山西,3岁随父母来到北京定居。先后就读于北大幼儿园、清华附小、上地实验学校、101中学。2011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现正准备出国读研。   自诩头脑有点发达、四肢不算简单的普通女青年,琴棋不太会,书画有点通,游泳滑冰格外热衷。爱偷懒,但偷之有方;恨死学,且恨之有道。一直以“欢乐的中等生”自居,如今在北大依然中等,依然欢乐。畅销书《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和《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中的主人公。

关于本书:   书山题海,怎样才能抓到重点“抄近道”?时间紧迫,如何巧规划挤出海绵里的水?父母老师,什么办法能让权威专制变得可亲可爱?文理分科,左右纠结究竟该怎样理性选择?恋爱友谊,用怎样的智慧能理清懵懂中的人际关系?……   中学了,面对一堆问题,顶着很多压力,为未来焦虑,为现实焦虑,你该怎么办? 本书从一个真实历经高考并顺利进入北京大学就读的师姐的角度,教你在中学,尤其是高三这个人生关键时期“学好也要玩好”的秘籍——教你用方法和捷径从文山题海中找到出路,教你和父母老师斗智斗勇,皆大欢喜,教你智慧地面对懵懂的感情、复杂的同学关系,教你顺利而精彩地度过高中时光。书中所有问题和建议,都来自作者中学每一天的生活,字字真切,句句鲜活,像一杯香浓的咖啡,为你的每一天注入能量!

 目录 序 第一章学习——通往罗马的路千万条 攀登书山也能“抄近道” 每个牛人都是“蜗牛” 挤出时间海绵里的水 轻松领跑人生马拉松 做挫折打不倒的“小强” 偏科,不抛弃、不放弃 爱屋及乌,爱我及书 文理分科——没有更好,只有更适合 自主招生,是舍还是得 大陆、香港还是国外 高考报志愿,跟随自己的心 子欲养,趁亲还在 告别依赖,走向独立

第二章生活——体验中的成长才快乐 爱拼才会赢 自信的你最美丽 关心他人,成就自己 自己动手欢乐多 动物控的快乐生活 赶路,也看风景 旅行的意义 越运动,越健康,越快乐 送你一个健康锦囊 开源节流两不误 攀比其实没啥意思

第三章人际——用心编织一张爱的网 老师其实一点儿也不可怕 人人都可以是“万人迷” 谁说“早恋”一定是坏的 父母也可以是靠谱的恋爱顾问 失恋也可以很美 交流是金,理解万岁 用行动摆脱唠叨

第四章未来——追逐梦想的脚步不停歇 大学就是这个样——学习篇 大学就是这个样——生活篇 关注社会现实,承担社会责任 忠于理想,面对现实

前言:                                                                                      忠于理想,面对现实

  5月,天气骤然就热起来。“北京没有春天”这话,从来不假。   好不容易熬过了期中淹死人的deadline狂潮,趁着期末的阴影还没有完全笼罩,我得着了个小闲,赶紧伙同三两好友冲到北大西门外的畅春园食街吃东西。   吃得心满意足从饭店出来,眼前忽然闪过了几团红色的身影。看着真眼熟。定睛一瞅,原来是不远处母校一零一中学的学弟学妹来这边吃饭了。他们穿的,正是我两年前脱下的那身红白相间的校服。   几个男孩子背着拖在屁股上的大书包,拎着一出校门就迫不及待脱下的校服,露出里面张扬的彩色T恤衫,勾肩搭背、谈笑风生;几个女孩子雀跃着,清爽的马尾一甩一甩,叽叽喳喳地说着自己新买的发卡和年级里转来的帅哥。   我呆呆地站在那里,看着他们从我面前走过、走远。看到他们,就好像看到了两年前的自己,想想竟然有恍如隔世的感觉。心里涌起复杂的感情,很亲切,很温暖,甚至很羡慕。   我从不自诩是“老人”,但看到他们,才越发觉得,那段我已经走过了的中学时光,是青春最美的样子。   有朋友要发话了:那种考完中考拼高考的苦日子,哪儿美了?   是啊,每天都要6点多起床、12点之后睡觉,早上起来困得坐在马桶上都打瞌睡,刷牙恨不得都闭着眼。胸口一直憋闷,以为自己得了心脏病,一直幻想,在早上跑操时晕倒在操场上该是怎样的拉风。于是跑去测了个心电图,医生说,累的,休息休息就好。果真,一放假就自愈。那日子,真心不舒坦。   是啊,每天从早到晚上课,到后面副科都没了,天天高考那几门颠来倒去连上好几节,看到课表就有种想吐的欲望。每个老师都一直强调自己的科目有多么重要,一边说自己的作业有多么精练精简精华,一边发下雪片一般的卷子。不,不是雪片,是雪崩。课间出去上了个厕所回来桌子就被卷子埋了,这可真不是传说。   是啊,喜欢上了班里的某某,看到ta就觉得生活充满了色彩。结果老师围追家长堵截的,一套亘古不变的“青涩果子不好吃”的说辞,配合严厉的惩罚措施,生生将懵懂情愫的小嫩芽按回了土里。   是啊,“学生的主业是学习,学习,学习,要心无旁骛!”不能出去玩,不能打游戏,不能谈恋爱,不能……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能做,连对高考作文帮助比较小的闲书都看不得。   这样的日子,有什么“美”可言?   每每听到弟弟妹妹这样吐苦水,我总是及时端起过来人的架子。当时不觉得,但是现在回忆起来感觉可不同:一个班的同学每天聚在一个教室里,共同为了一个目标努力、为了一个梦想拼搏的日子,多美呢?那种“完美座位就是身边坐着一个学习好的人,一个喜欢的人,一个好朋友和一个搞笑的人”的简单快乐的生活,多美呢?那种可以经常回家,学累了就能推开房门和爸妈聊聊天、吃点削好的水果、喝点泡好的茶的时光,多美呢?我们总是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可不是嘛,我的中学生活很丰富。交了三教九流各式各样的好朋友一大帮,也尝到了恋爱的酸甜苦辣,体会到了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ups and downs,也学会了享受生活。总之一句话,吃喝玩乐啥都没落下,没留下啥遗憾。记得高三那年在北大上自习,我说得最多的是:“要是以后能来这儿上大学,该有多好。”说的时候,我还是个摸不着北大门槛的人。但是之前十几年的读书学习,和那三百多个没有周末、没有假期的日日夜夜,终于给了我想要的回报。直到收到北大通知书的那刻,我才感觉到,我的中学生活圆满了,因为在青春里,我没荒废追求理想的光阴。而我也知道了,敢想,敢拼,就能做到。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最近很火。青春终将逝去,那中学该怎么过?青春该怎么过?   网上有句话这么说:“你不约会不恋爱不出去玩不逛街不疯不闹不叛逆不追星不暗恋不表白不喝酒不聚会不K歌,请问你的青春被狗吃了吗?”   别急着高兴,还有这一句:“你要约会要恋爱要出去玩要逛街要疯要闹要叛逆要追星要暗恋要表白要喝酒要聚会要K歌,你不学习,请问你的青春狗会愿意吃吗?”   这两句话我都不同意,因为最好的青春,是玩好,也学好。   我要约会要谈恋爱要出去玩要逛街要疯要闹要叛逆要追星要暗恋要表白要喝酒要聚会要K歌,我还要学习!还要奋斗!   在我心里,这样的青春才是圆满的。   朋友,你觉得呢?   书摘: 高考报志愿,跟随自己的心      在高考的每一个环节中,我们都要慎之又慎,坚决不能随波逐流、草率决定。相信在仔细考虑了多重因素之后,我们都可以做出最适合自己的正确选择。         莘莘学子十二年寒窗苦读,只为在一场考试中胜出,那就是高考。高考拼的最重要的固然是考试成绩,然而,报志愿也是决定我们是否能够如愿进入理想大学的重要一环。现在国内大学数量非常多,可选择的专业也“琳琅满目”,不禁让许多年“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生们眼花缭乱,不知如何下手。我认为,高考报志愿,最重要的是跟随自己的心。   到底是先决定专业再选择学校,还是先定好学校再考虑专业?这是个难题,但是因为每个人对自己未来的设想不同,我也无法给出一个普适的答案。但是就我自己而言,我认为跟随自己的心,首先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记得高中学习最紧张的时候,烦躁之余几个同学凑在一起常常喜欢憧憬以后的大学生活:宽敞美丽的校园,和蔼可亲、学识渊博又有大师风范的老师,如云的帅哥和美女……但是,最最重要、最最令人向往的,却不是这些,而是我们终于可以抛开中学必须要学然而自己一点也不感兴趣的科目,专心地攻读自己喜欢的专业,可以一心沉浸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自由翱翔。而要想在大学四年学习的是自己喜欢的东西,首先便得在报志愿时,填上自己心仪的专业。   现在的应届毕业生,在选择专业时需要考虑很多因素:课业负担会不会很重,自己是否能承受;升学名额是否很紧张,能否有机会读好的研究生;就业前景如何,会不会找不到工作……这些有些世俗却很现实的东西,使得我们难以完全听从自己的心声选择喜欢的专业。但是,设想一下,如果因为考虑就业等因素而进入了自己完全不感兴趣甚至讨厌的专业,大学四年天天要面对它,该是怎样的一种煎熬?即使我们勉强忍耐,这种带着厌烦心理的学习,又能给我们宝贵的大学四年带来多大实质性的收获呢?正如在我们北大中文系,就有不少从生命科学学院、外语学院甚至光华管理学院转院过来的学长学姐,他们多是因为报志愿时过多考虑了现实因素而选择了这些院系,最后又发现自己的兴趣根本不在这些领域,于是又下定决心来中文系追求自己热爱的理想。每每看到他们,我都不禁会想,如果当时便根据自己的爱好做出选择,这些学长学姐可以少走多少弯路呢!   还有一个例子来自我的一位高中同学,她在最初报志愿时心仪的是南京大学的法学或者哲学专业,但是在家长、老师的劝说下以及现在“金钱至上”的价值观的诱导下,犹豫再三后选择了学经济。现在,一年过去了,我们都即将升入大二,她在回顾自己这一年的学习生活时,不无懊悔地向我大吐苦水,倾诉学经济的枯燥和辛苦,一脸疲惫的样子。我一边心疼地安慰她,一边庆幸于自己当初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了中文系,现在学习虽然不轻松,但是内心充实而愉快。   因此,我的建议是,选择专业,听从自己的心,听听自己内心真正想学习什么,听听未来我们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是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还是为了赚钱委曲求全?当然,如果我们喜欢的领域本身就前景大好,那么最好不过,但是当理想与现实冲突,我认为在大学四年,还是应该选自己所爱。   选好了自己喜欢的专业,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也非常关键。注意,这个“适合”并不等同于总排名靠前、毕业工资高、录取分数线高等大众意义上的“好”,而是对我们每个个体而言,这个地方是不是能给我们最愉悦的心情、最新鲜有益的知识、最好的收获与发展。   很多同学对北大清华等排名靠前的名校情有独钟,不管能够被招收到什么样的专业,也誓死要考进去。这样选择有他的理由,因为毕竟好的学校整体的学术氛围好,也会有更优质的图书馆等设施;有的学校有较好的转系转院以及辅修和双学位制度,可以二次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或者因为单是一个校名叫起来就响当当而很给自己长脸,在日后的发展中也或许会给自己加分。在我们学校,便有不少同学为了上北大而委曲求全地选择了听从调剂,进入冷门专业学习,再通过转院或者修双学位的方式攻读自己喜欢的专业,   但是,这样做有个非常大的弊端:大多数同学为了进名校,放弃的是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的权利,也无法进入这个学校的优势领域学习,只能听天由命,任由学校将自己扒拉到一个极其冷门的专业。这样一来,如果进入的专业既不是自己喜欢的,又没有好的发展前景,转系又面临比较大的困难,这个名校对于我们日后的发展,我想也没有太大意义,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而面对类似的情形,有的同学则会选择报考总排名未必最好,但是自己喜欢的专业排名比较靠前,又比较有把握能够考上的学校。这样一来,损失的可能是名校的优质资源与学术氛围,然而,却能够在自己热爱的领域深造,并且获得质量较高的专业指导,学习起来应该也会比较如鱼得水吧。正像和我同住一个单元楼、比我低一届的学妹,虽然她的学习成绩很好,具备冲刺北大、人大的能力,但是她在报志愿时,选择了中国传媒大学的影视编导专业,因为她热爱这个专业,希望以后能在这个领域有所发展。最终,她在2012年的高考中以可以进入北京大学的成绩如愿考入传媒大学,而她并不觉得遗憾,因为虽然北大比中国传媒大学综合实力要强太多,但是传媒大学拥有全国最好的影视编导专业,对她而言这便是最好的归宿。   拿我自己来说,在面对上香港大学还是北京大学的艰难抉择时,我放弃了国际排名比较靠前的香港大学,选择了北京大学,因为我热爱中文,而被我们戏称为“全宇宙第一中文系”的北大中文系无疑便是最适合我的地方。   在高考报志愿中,是重学校排名还是重专业、爱好,这两种选择都有得有失,并没有优劣之分,主要看我们更看重哪一些因素。在高考的每一个环节中,我们都要慎之又慎,坚决不能随波逐流、草率决定。相信在仔细考虑了多重因素之后,我们都可以做出最适合自己的正确选择。